“偷窃”这个字眼,在小孩子眼里或许只能算上好玩儿。可是如果不及时矫正,有可能铸成大错。
今日案例:皑皑,四年级学生,独生子。
资料搜集:家里开超市,家境优越,他的需要能随时得到满足,而不用钱买东西也使他对物质的克制力较低,经常随便拿同学的东西,借同学东西也不还,一二年级时父母教育过但没有太在意,无形中纵容了这种偷窃行为。
心理辅导过程:
一、画:
通过画“房、树、人”图,看出皑皑心理比较幼稚,知道了皑皑拿同学东西只是觉得好玩,享受拿到的过程。
二、写:
引导皑皑写不能随便拿同学东西的理由,以此让其明白偷窃行为失去比得到的多很多,得到了一点快乐,却失去了老师和同学的信任,被其他人当做坏孩子,如不改正长发后还可能走上犯罪道路。所以要摒弃偷窃行为。
三、布置作业:
帮助皑皑做厌恶想象练习,并布置作业,每次有偷窃念头时就拉弹套在手上的皮筋,直至念头消失!
四、制定学习目标:
把自己的设想和目标与任课老师分享,寻求老师们的支持和帮助。
心理辅导效果:
皑皑各科成绩都进步了,班主任特意让他当上卫生助理,他为班级出力,班上连续几周得到卫生流动红旗。
今日反思:家庭教育是孩子能否健康成长的盾牌,当孩子出现某种行为,家长首先要反思,自己的行为或自己的教育方式有没有出现问题,偷窃,是因为对东西没有自制力,没有物权意识,家长要做好这方面的教育。作为老师,要在看到孩子这个行为后及时和家长沟通,共同重视,并给予对症治疗。偷窃行为,如若小时候不矫正,长大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历来的传统文化都像我们讲述了这个道理。因此,今天的案例,对于我们如何对待偷窃的小学生支了一大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