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有个亲戚,曾经在10年前有机缘遁入空门。从他遁入空门开始,我们亲戚之间的联系基本就没有了。不是不想联系,是不知道怎么联系。感觉人家已是不理俗世的师傅,不能随便打扰。而最近有事情必须要请人家出来帮忙处理,还是硬着头皮打扰了。
他修行的寺院在北方一个小镇,倚山而建,始于唐代,最初是皇家寺院。寺院正门有一口泉池,据说皓月当空的夜晚,池中水会倒映皎洁月亮的影子,很是幽美。随着时代变迁,寺院的周围慢慢地建立了村庄,后来就被一个不大的村庄所包围。通往寺院的路上铺的是青石板,很干净。距寺院直线距离不到300米就主干道,每到节日,或逢初一十五便有集,热闹的集市与玄静的寺院倒是各自安好。
阳光温暖,蓝天净澈,黄墙红瓦。寺院的后门是全自动的大红门,车可以从这里进。怀着敬畏心走下车,佛家净地,心怀恭敬,谨慎行事。亲戚已是他出家前的关系,现在只称呼“师傅”。我双手合十,跟随穿着便服长袍的“师傅”从后院进入,进入客堂稍坐,便随着指引进入只有比丘和居士能刷卡进入的会客厅。会客厅里墙上挂着寺院住持的照片,还有供桌、大茶桌,茶桌上还整齐摆放着经书,一看到这些,心中平静,浮躁之气已不见踪影。眼中无杂事,心中无烦事。原来想要得到俗世间的片刻安宁,原来并不复杂,有这一方之地即可。
这四方之院真是安静整洁,四周有长廊,院中有长青树。驻足在院中有半刻之久,竟然没有一个人经过。连个居士的影子也没有。“都在修行,无闲事。”师傅在身旁轻轻说到。没有教训人的意思,也没有想解释什么,云淡风轻,好像在说别人的事。
十年如一日的清修竟是这样度过,我不禁想,如果换成自己,能否忍受这寂寥。学佛是一种心境,是一种哲学态度,是对待人生的个人选择和态度,是坚守,是在佛前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