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篇第一章
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泰伯:又称太伯,吴国第一代君主,东吴文化的宗祖。姬姓,吴氏,名泰。父亲为周部落首领古公亶父,兄弟三人,排行老大;两个弟弟仲雍和季历。
由于父亲有意传位于季历及其子姬昌,为了成全父亲,泰伯于是带上了二弟仲雍迁居到了荆蛮之地,文身断发,以表示断继承君位之念头,来避让季历,后又迁居江东,建立勾吴。
至德:德行极为高尚。
让:从言从襄,《说文》云:“解衣而耕谓之襄”,这里的“衣”应该指地的表皮,解衣而耕意为:松土耕种。松过的土比较舒松,所以比较松软的土叫“壤”。
春秋时就发明了牛耕。襄字延伸表示牛拉犁翻松田地,故襄有马拉车之意,如《诗经·郑风·大叔于田》:“两服上襄,两骖雁行。”
耕翻田地需要除去长有杂草的表层结土,故襄字引申为除掉。如《诗经·鄘风·墙有茨》:“墙有茨,不可襄也。”后此意用“攘”代替。
田地耕翻时形成的土比旁边的坚土高,第一行并在坚土之上,故襄字引申为水上涨和地势高。
由解衣而耕的振奋状态,引申为昂扬向上。又引申或假借为高、除、助、成等义。
古代生产力水平低,开荒辟地是件有大功德的行为,所以有“辟地有德”的说法,后来襄字又有“德”的意思。
言和襄结合,意为:身之文、德之昭、厚人自薄。即谦让之意。如《小尔雅》:“诘责以辞谓之让。”
让让还有责备之意,如《史记》:“二世使人让章邯”。意为秦二世派人去责备章邯。
三以天下让:意为三次把天下让给别人。第一次:泰伯带上弟弟仲雍出走,让位给三弟季历。第二次:季历遇害后,泰伯回到周原奔丧,众人推举他继位,他不受,让位给侄子姬昌。第三:姬昌去世后,他再次让位给姬昌之子姬发。
泰伯让德之高尚使后人敬仰,也被后人尊为至德先圣、三让王、江南人文之祖。
无得而称:找不出适当词语来称赞他。 表示推崇备至。如如《金楼子.兴王篇》:“梁高祖武皇帝,即位五十年。至于安上治民,移风易俗,度越终古,无得而称焉。”
《论语》中还有个成语叫“无德而称”,意为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德行。
称:形声字。从禾,爯( chēng)声。爯是称的初文,其字形就像一只手抓起一个物体在掂量重量,称的本义就是:为稻谷称量。后指称量物体轻重的器具,这个意义后来写作“秤”。
称后来延伸出称呼、相称、举事、赞美等意。如《吕氏春秋》:“不可以称兵”。
全文理解为:
孔子说:“泰伯的德行是至高无上的,他曾三次把天下让出去,老百姓找不到适合的词来称赞他”。
本文描述的是孔子对泰伯的高度评价,在孔子看来,泰伯之德,主要在“让”。可见,孔子对“让”的精神是极力推崇的,他希望天下人都非常谦让、礼让。
待人接物应该温、良、恭、俭、让。孔子认为,最理想的社会制度就是尧舜时期的禅让制,孔子的先祖弗父何也曾“让国”,史称“弗父何让国”。
但是,有些事情是不能让的,比如,仁义当前,不能推让。孔子曾说:“当仁,不让于师”。
江南人文之祖吴泰伯
殷高宗武丁时期,周国在周太王古公亶父精心治理之下,国力逐渐强大,《书·武成》曰:“太王虽未始有翦商之志,而始得民心,王业之成实基于此。”
殷高宗武丁四十年丙申四月初四(约公元前1165),姬泰伯出生于周原。作为长子的泰伯自幼聪明能干,他尽心尽力协助父亲治理国政,周国日新月异。
《诗经·皇矣》曰:“帝邦作对,自泰伯、王季”意为泰伯、季历之时,周日已经很强大了。
由于泰伯年逾40而未娶无子,古公亶父非常喜欢季历的儿子姬昌,就想把王位传给季历,以便季历再传位给姬昌。
泰伯领会了父亲的意图后,说服了弟弟仲雍,带着仲雍以上山采药为名,离开了周原。
泰伯携二弟一路向东,并在一个湖边重建家园,后人把这湖称为太湖。泰伯的高风亮节感动荆蛮,归附他的有千余家。逐渐建立了国家,国号“句吴”,并在今江苏无锡市梅里(现名梅村乡)营建早期城市,作为都城。
泰伯以国为氏,是第一位吴国君主,在位49年,享年91岁,娶卜氏,葬今江苏无锡鸿山(古称皇山)。
朱熹的《四书或问》曰:“太王之欲立贤子圣孙,为其道足以济天下,而非有爱憎之间,利欲之私也。是以泰伯去之,而不为狷;王季受之,而不为贪;父死不赴,伤毁发肤,而不为不孝。盖处君臣、父子之变,而不失乎中庸,此所以为至德也,其与鲁隐公、吴季子(季扎)之事盖不同矣。”
朱熹认为,泰伯让国有中庸之德,他虽然父死不赴,虽然断发文身,有伤毁发肤之嫌,但不算不孝。
泰伯曾三次让国,《路史》曰:“方太王时,以与王季,而王季以与文王,文王以与武王,皆泰伯启之也,故曰三让。”
泰伯去而王季立,王季立而文、武兴,虽谓以天下让可矣。太史公序《吴世家》云:“太伯避历,江蛮是适。文武攸兴,古公王迹。”
太伯奔吴,给落后的江东地区带去中原文明的种子。为了融入当地土著人的生活,泰伯、仲雍开始断发文身,《左传》记载:“仲雍在吴,‘断发文身,裸以为饰’。”
《谷梁传》哀公十三年说:“吴、夷狄之国也,祝发文身”。
太伯、仲雍在新的生存环境中,不畏艰辛、勇于开拓,引导人民兴水利养桑蚕种稻谷,使原本蛮荒的江南得到第一次文明的跳跃。
数年之间,人民殷富,终于在东南地区牢固地站稳脚根。为后世强大的吴国打下基础。
泰伯教化乡民建立了江南第一村——荆村和江南第一巷——蛮巷,还有江南第一条人工河——泰伯渠;创作的《公刘》、《七月》等著名诗歌,成了《诗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太伯定都梅里后,曾“穿浍渎以备旱涝”。太伯还开凿了伯渎河,它流经坊前、梅村、荡口,直至漕湖,全长43公里,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人工开凿的第一条河流。
无锡清名桥一段俗称“伯渎港”,一作百渎港。伯渎河的开凿,使当地百姓世受其利。
太伯无子,死后由其弟仲雍继位。太伯葬于梅里东(今鸿声镇)的皇山(后名鸿山)南麓。周武王灭商后,派人找到仲雍的后人周章,正式册封周章为吴国君主。并封周章弟虞仲(仲雍曾孙)为虞国(今山西平陆县)国君,列为诸侯。爵位为公爵。
公元前655年,晋献公采用荀息“假道伐虢”的计策,灭亡了虞国。
这位品德高尚的开拓者去世后,就葬在他东迁的最后落脚点也即他在东南重新开拓新天地的据点一一梅里平墟。
相传太伯去世后,吴人无不悲恸欲绝,哭声震天。百姓争相向他的遗体敬献鲜花,顿时漫山遍野花草无存。
许多后去者不忍空手而归,聚众商议,太伯生前最喜种麻,于是大家各采束麻束系腰间,以表达人们的敬仰怀念和哀悼。这二风俗历经数千年,在民间至今流传,遂形成中华民族为去世的长辈披麻戴孝的丧葬礼俗。
泰伯庙是在明清古庙址的基础上翻修重建的。大殿前有明代修建的石牌坊,上书“至德名邦”四个大字,醒入耳目。
传说农历正月初九是太伯的生日,所以每逢这日,梅里一带人民纷纷前往瞻仰朝拜。农历清明节,梅里乡俗更有祭祀泰伯庙的隆重节日活动。
吴国到了春秋末期,有季札通习中原礼乐,有孙武、伍子胥等名将,诞生了《孙子兵法》,开凿了邗沟(今京杭大运河)。出了如火如荼、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等典故。前473年,越王勾践复仇吞并吴国。
吴国的冶金技术非常发达,兵器制造技术享誉一时,屈原的《国殇》中即有“操吴戈兮披犀甲”之语。
干将、莫邪是当时吴国著名的冶金专家,制作的剑代表着当时兵器冶金的最高水平。现留世的吴王诸樊剑、吴王光剑、吴王夫差剑,锋锷犀利,千年不朽。检测证明兵器的表面有一层十微米的铬盐氧化物。
吴国铸造的一种弯刀叫吴钩,是冷兵器里的典范,充满传奇色彩,历代文人写入诗篇,成为驰骋疆场、骁勇善战、励志报国的精神象征。
吴国到了寿梦时期国力发展迅速,开始称王,到了阖闾、夫差时期,国力达到了顶峰,但由于夫差重用奸臣伯嚭,不听贤臣伍子胥奉劝,最终被越国所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