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表明2-3岁是孩子身体成长的黄金时期,因为什么的各个器官都在发育中所以这个时候的孩子会显得格外的“调皮”好动。这就让很多父母头疼了,因为现在家庭的父母大多白天都要上班,无暇照顾孩子,下班回来大多太累,宝宝的好动会让很多父母烦躁而影响亲情。其实孩子多动是好事,科学研究报表多动的孩子比安静的孩子更加富有创造力,大脑更加活跃。所以父母对于多动的孩子不但不应该厌烦反而需要愉快的给予引导,让孩子旺盛的精力发挥在应该发挥的地方,让孩子在多动和安静中收放自如。
一,帮孩子找寻兴趣
兴趣永远是最好的老师,对待精力旺盛的孩子我们可以将他们的精力引导到他们喜欢的领域中,让他们涉猎更多对自己以后发展有益的东西。比如:有些孩子喜欢在墙上乱涂乱画,父母可以引导孩子学习绘画;有些孩子喜欢搭积木,我们就可以引导孩子做一些培养空间想象力的游戏等等。适当的引导孩子的天性就能让他们静下心来专注于自己的兴趣。
二,陪孩子玩体力游戏
我们可以利用孩子好动的天性给他们一些锻炼身体的体力游戏,比如:赛跑、蹦床、武术等。适当的排解孩子发育时候的体力过剩,锻炼孩子的身体和意志力。这样既尊重了孩子的好动,又让孩子的身体素质得到了锻炼,何乐而不为。
三,对于孩子过分好动可以做换位游戏
孩子的过分好动会对家长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困扰,这个时候家长也需要孩子的理解。而孩子是没有办法理解的,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可以进行一些角色转换游戏,让孩子感觉到这样的困扰从而在父母工作的时候乖乖的安静下来。比如父母可以抽一个时间让孩子扮演大人,自己扮演一个多动的孩子。然后模仿孩子的行为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确实被打扰了,多次以后孩子就会变得安静下来。因为谁也不喜欢自己的专注于某个事情的时候受到打扰,孩子也是一样。
四,反省自己是不是对孩子缺乏关爱
有一部分多动的孩子其实不是身体上的多动,而是想通过自己的行为引来父母的关注。在这个时候家长需要的不是懊恼而是反思自己是不是最近由于工作太忙对孩子缺乏关爱。如果是这样情况就需要孩子在自己面前多动的时候适当的给与一切亲昵的举动,如给与孩子一个亲吻或者拥抱,这样孩子有时候就会很快的安静下来做一个乖宝宝。
五,多表扬多动的孩子
多动的孩子感受了太多别人的不理解,这个时候我们作为父母可以给与他们些许的赞扬。当然,并不是简单的赞扬孩子活泼,而是在孩子的活泼中找到一些亮点进而表扬。这样孩子感受到父母对自己是认同的,就会在需要安静的场合变得乖乖的安静下来。
什么事情都是物极必反,孩子好动的时候我们千万不要拿起家长的架子呵斥他们。这样只能适得其反,不但达不到效果有时候还会让孩子精神受到压抑从此变得自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