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读了《非暴力沟通》这本书,近期又在得到APP学习陈海贤老师的自我发展心理学课程,在讲到关系这章节的时候,先讲了如何拥有高质量的关系:课题分离,然后又引出了如何拥有高质量的对话:非暴力沟通。我按照陈海贤老师课程中的知识框架对课题分离和非暴力沟通进行了总结。
我们在日常的人际关系中产生烦恼的根源就是:分不清什么是别人的事,什么是我的事。一个人如果分不清楚什么是自己的事,什么是别人的事,就容易变得敏感内向,容易受他人的情绪所影响,活在别人的评价和期待中,把别人的期待变成自己的期待,把别人的情感当做自己的情感。
课题分离是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提出的一个理论,指的就是要想解决人际关系的烦恼,就要区分什么是你的课题,什么是我的课题。我只负责把我的事情做好,而你也只负责把你的事情做好。课题分离就是人际关系中的控制两分法。
对于评价这是谁的事情,有一个简单的准则:看行动的直接后果上谁来承担。
如果我们真的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了。把别人的事情留给别人操心,那也许我们就不会担心别人的评价,那些来自人际关系的烦恼和羁绊,也许就不会那么困扰我们了。
而课题分离倡导的不是把人与人分开的孤立主义,人总是需要相互支持、相互合作的。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有的沟通模式:如果我们在沟通中觉得委屈了,我们就不会向对方表达有这种委屈,或者提我们的需要,而是以牙还牙,以报复性的方式让对方同样感觉到不舒服。
为了解决这种沟通难题,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发明了一种特别的沟通方式:非暴力沟通。专门用来解决人们在沟通中的矛盾和冲突。依照它来谈话和聆听,能使人们情意相通,和谐相处。这种沟通能疗愈内心深处的陷秘伤痛、超越个人心智和情感的局限、突破那些引发愤怒、沮丧、焦虑等负面情绪的思维方式、用不伤害的方式化解人际间的冲突、学会建立和谐的生命体验。
非暴力沟通的四大要素:观察、感受、需要、请求
观察:
将观察与评论分开,将事实和我的意见分开
举个例子:
你看到你爱人在淘宝买了很多的东西,于是你说:“我看到你又买了好多东西,你太浪费了”这句话中前半句就是观察,讲述的是事实;而后半句就是评论。
再比如:同事在工作中犯了错误,你可能会说:“他根本不行”这显然是一个评价。而非暴力沟通的表达,就会说:“他又犯了错误,这已经是这个月第三次了”
我们日常生活中习惯的表达方式,是用评价表达意见。评价不是是事实,而是我们在加工事实的基础上所形成的意见。评价塑造的关系中,评价者和被评价者的关系不是对等的,评价者总是高高在上的感觉,而被评价者才最终反抗的其实也不是评价本身,而是背后的关系
表达感受:
是指要表达我的情绪和感受,而不是想法。
它像是一种邀请,通过把我真实的、甚至脆弱的部分暴露给你,邀请你来跟我真诚地理解和沟通。
他们两者的感受根源是有区别的。举个例子:
“你没在房产证上写我的名字,我很失望”这句话就是在表达一种想法。感受的根源是别人为我们的感受负责,失望因别人而起,没有得到满足,我们就进入了“都是你的错”的思维误区。
“你没在房产证上写我的名字,我很失望,因为我想和你有更紧密的联系”这句话就是在表达感受,她的感受根源是自己为自己的感受负责。表达了失望的原因不是房产证没写她的名字行为本身,而是我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在这里我们把自己的需要和他人的行为分开,没有指责的成份
需要:
是指直接说出我们的需要
我们在日常的表达中总是容易以批评的方式来提出我们的主张,而不是直接说出我们的需要。这个时候我们很容易陷入一种自我辩护的方式。
举个例子:
当我们工作很累,希望同事来帮忙时,常规表达都是自我辩护式的:“我干了一天的活,都这么累了,你就不能帮帮我?”这种表达方式,聚焦的不是自己的需要,而是对方的反映;我们在想怎么才能说服他,而不是表达自己的需要。因为在这种表达方式下,你已经提前了一种假设:他是需要你去说服的。然而在这种假设的前提下你也同时假设了他根本不想来帮助你。在这种情况下,你把对方已经放在了对立面上。他最终拒绝你,也许拒绝的不是你的需要,而是你提需要背后的指责。
上面这句话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来表达:“我很累了,能不能来帮帮我?”提需要的要点,是把自己的需要和对对方的期待分开。
你不能把自己变成一个探测他人需要的敏感雷达,而看不到自己的需要。需要的正当性,不是通过想象别人的反应来确认的,而是通过我们自己的表达来确认的。
只专注于自己的需要,而不要去想对方会怎么回应。这样反而能促进彼此的合作。
提出请求:
请求,就是清楚地告诉对方,我们希望他们做什么。
请求不是命令。就像我们在课题分离里说的那样,提出请求是我们自己的事情,而别人是否答应,这是别人的事情。
举个例子:
“如果你不把我的名字写在房产证上,我就如何如何……”像这种如果不答应请求,就会受到惩罚的表达不是请求,而是命令。而别人对待命令的方式,通常只是服从或反抗,而不是出自本心的帮助。
非暴力沟通的方式会这么说:“能在房产证上加上我的名字吗?因为我很需要”也许男生会更容易考虑她的请求。
这就是非暴力沟通的表达方式,我们即能做到课题分离,分清楚什么是我的事,什么是你的事,同时还能促进彼此的合作。我们都要为自己的感受负责,这没错。可这并不妨碍我们伸了手来,邀请你来走近我、理解我、帮助我,如果你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