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望
杜甫(唐)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注释:
西山:在成都西,山顶终年积雪。故称雪岭。三城:指松(今四川松潘县)、维州(在今四川理县西)、保州(在理县新保关西北)。也有些版本为“三奇戍”。
戍:防守。
南浦:南郊外水边地。清江:指锦江。
万里桥:在成都城南。相传诸葛亮送费祎赴吴时说:“万里之行,始于此桥。”。因而得名。
风尘:战乱。诸弟:杜甫四弟:颖、观、丰、占。时只杜占随他入蜀。
迟暮:这时杜甫年五十。供多病:因杜甫此时常犯病,故云交给多病之身。供:付托。
涓埃:细流、微尘。圣朝:当今皇朝。
译文:
西山白雪覆盖戍守三城,南郊外的万里桥,横跨锦江。
海内战乱纷起兄弟阻隔,流落天涯潸然泪下孓然一身。
惟将迟暮的时光托付与多病的身体,没有点滴功德报答圣朝。
骑马来到郊外放眼远眺,无法忍受世事日益萧条。
赏析:
此诗作于上元二年761年,时正值安史之乱,诗人居于成都。
首联:“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起句对偶,对仗极工整。方位词,数字,名词均一一对应,天衣无缝。“西山”对“南浦”,“白雪”对“清江”,“三城戍”对“万里桥”。此联写远望之景,白雪、清江,色彩清新淡雅,起句已将读者带入一片视野宏阔的背景中,意境苍茫。
颔联:“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诗人由远望之景转而向内,想到自身半生漂泊,兄弟离散,国家战乱未平,风雨飘摇,孤身一人天涯远,不觉黯然泪下。
颈联:“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此联继续抒发内心所感,叹已年老多病,只恨没有一丝的功劳报答国家,杜甫不愧为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无时无刻不在忧国忧民,身虽迟暮,也应报效国家,偏将这迟暮之身供多病,“供”再现了诗人心的伤痛远甚于身的伤痛。读到此,不由得感叹:“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尾联:“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此联指出诗人为何由野望之景,而转生心内之痛的原因,通过一系列的动作描写,跨马、出郊、极目,见西山三城列戍,想到百姓赋役过重,战乱不止,世事日益萧条,于是已不能忍受。“日”字表示了时间的漫长而连续,并无好转之势。
仇兆鳌《杜诗详注》卷十评:“此因野望而寄慨也。上四,野望感怀,思家之念。下四,野望抚时,忧国之情。”
參考书目:《杜甫集》杜甫著 张忠纲解读 袁行霈 主编
参考网站:古诗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