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注】戍鼓:戍楼上用以报时或告警的鼓声。断人行:指鼓声响起后,就开始宵禁。
边秋:秋天边远的地方,此指秦州。一雁:孤雁。古人以雁行比喻兄弟,一雁,比喻兄弟分散。
长:一直,老是。不达:收不到。达,一作“避”。
况乃:何况是。
【译】戍楼上响起禁止通行的鼓声,秋季的边境传来孤雁的哀鸣。
今天是白露节更怀念家里人,还是觉得家乡的月亮更明亮。
虽有兄弟但都离散各去一方,已经无法打听到他们的消息。
寄书信询问也不知送往何处,因为天下依旧战乱不能太平。
【析】此诗首联和颔联写景,烘托出战争的氛围。颈联和尾联在此基础上写兄弟因战乱而离散,居无定处,杳无音讯,于是思念之情油然而生,特别是在入秋以后的白露时节,在戌楼上的鼓声和失群孤雁的哀鸣声的映衬之下,这种思念之情越发显得深沉和浓烈。全诗托物咏怀,层次井然,首尾照应,承转圆熟,结构严谨,语言精工,格调沉郁哀伤,真挚感人。
【评】
杜甫有四弟:杜颍、杜观、杜丰、杜占。诗人曾在另一首诗中也有提及——
远怀舍弟颖、观等
阳翟空知处,荆南近得书。
积年仍远别,多难不安居。
江汉春风起,冰霜昨夜除。
云天犹错莫,花萼尚萧疏。
对酒都疑梦,吟诗正忆渠。
旧时元日会,乡党羡吾庐。
此诗相比“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这一句的直白之痛,说得甚是含蓄,只说以前杜家在元日(正月初一,代指节日)时节,乡亲们都是很羡慕他们家的,儿孙满堂,多子多福。
同时,此诗还道出了杜甫几个弟弟的去处,杜颖在阳翟,杜观在荆南。江汉,指长江和汉水之间的地区,应指的是古巴蜀之地。渠则指阳渠,在河南巩县,也正是老杜故乡。可以看出,老杜一家人都是天各一方。
而且,不仅老杜大家庭不再,而且他在洛阳附近的老宅也已毁于安史之乱,所以已经可以说是“无家可归”,就是“家书何处达”,到了即使有家信也不知道寄去哪里了,寄到哪里去。
一种杳无音信的落寞无奈之情油然而生……
何况在“白露”节气的这样一个月夜(露从今夜白),每逢佳节倍思亲,又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那种淡淡的忧伤、浓浓的亲情在弥漫开来……
闻戍鼓,听雁声,见寒露,也无不使老杜感物伤怀,引起思念之情。
长兄为父。他这个当大哥的虽然日子也不好过,但作为一家之长,怎能不思念家庭中的众弟弟过得好不好。
更何况此时叛军史思明正与唐将李光弼激战之期(未休兵),战乱未平,家人生死难料,岂知下一封收到的家信就是兄弟的噩耗。
这首诗别有一番情谊其中,怀乡思亲,凄楚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