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的增长,似乎敏感了许多。以前视为平常的事情,现在每每也会生出感伤。少年时总是好奇欣喜,每天遇到不同的人,发生不同的事情,感觉生命就像一场盛大的遇见。及至岁月流逝,见过太多无奈和伤心,才知道,在不知不觉间,很多人和事正在悄悄离开,无论你愿意与否,无论你挣扎还是悲痛。
当你泪流满面,看着挚爱之人渐行渐远,却无法挽回,才明白,离别,才是人生的常态。
上周,一个朋友要走了,离开这片生活了几十年的土地,去往遥远的他乡。到了这个年龄,能称得上朋友的不多,生活也在做减法,越来越不愿意把生命浪费在应酬上,就像那句话说,不是没有了与人交往的能力,只是不愿意再去逢场作戏。面具戴久了,就摘不下了,有些人,终其一生,都没有自我,活在被别人认可的生活中。
心理学有句话,他人即地狱。
这个朋友,是可以一起聊心里事的那种好友。周末或是晚上,海边大排档或是小酒馆,两三个好友,一起聊聊历史,聊聊哲学,聊聊当下,也聊文字和绘画。这些,注定不会是呼朋唤友,觥筹交错的场合可以说的话题,也必然不会有很多人感兴趣。所以,我的朋友不多,偏是这位也要远走他乡。生活的不如意,孩子的教育,未来的规划,都是原因。
其实我知道,根本的原因,还是心里的不甘,不妥协。只是,我们谁都没说。只是约着走前再聚一聚。
初冬的海边的大排档,失去了往日的热闹。我们几个一时无言,大家默默碰杯喝酒。这个时节,夜晚的海风已是颇有凛冽的意味,带着咸湿的味道,一阵风吹过,脸上仿佛硬硬的树枝尖刺划过,人宛如走在荆棘丛中,像生活的滋味。
离别本就无奈,不想这么感伤,于是端起酒杯,斜上方抬头45度,“皓月当空,海浪翻涌,美景当前,我送你一首小诗吧,哈哈。”
其他人嘘声一片,说你又要酸了。朋友低头一笑,说,“好啊,我想听。”
我说你们看看,人家这素质,这修养,你们就学去吧。遂摇头晃脑吟诵了起来。
“沧海浊浪滔滔,只为博君一笑。
前路舟车劳顿,记得三餐吃饱。
陌生人莫搭讪,以防歹人下套。
成功亦有标准,睡前无需吃药。”
哈哈哈。。。
刚吟诵完,几人已经笑得东倒西歪。朋友也是整个晚上难得咧嘴一笑,摇头不已,“你呀。”
以后的气氛似乎轻快了许多,大家说起各自经历的趣事。朋友听着,有感触,也说了一个前一段时间经历的事情。他们单位的一个主要领导,是个典型的媚上欺下的小人,大家都知道,尽量避着他,不敢得罪。我这朋友作为一个业务部门的负责人,偏偏看不惯他这种明明没什么能力,却是趾高气扬,颐指气使的嘴脸,好几次在会议上和他顶撞了起来。不出所料,在随后的工作中被针对,穿小鞋,各种刁难。虽然问心无愧,但也是一件苦闷的事情。
然而,世事无常,不可思议的事情出现了。朋友的爱人作为市里最好的英语老师,正好执教刚升高中的领导的孩子。然后,戏剧性的场面出现了,那领导开始在公开和私下场合表扬这位朋友,好像朋友突然之间就优秀了很多的样子。我们听了忍俊不已,纷纷打趣说,“想想那副嘴脸,也是滑稽。”
朋友停了一下,缓缓说,“你们可能没想到,我当时心里,竟然有了一丝被领导肯定后的骄傲和自豪。我也没想到会这样。”他仰头一口气把酒喝干,“过后才反应过来,我怎么就变成这个样子了?被一个自己鄙夷的人表扬,竟也能沾沾自喜?”
我们几个愣住了,他转头看着大海,泪水慢慢从脸上滑落。好一会儿,他转头看着我们,月光洒在他脸上,他眼里发亮,不知是不是泪水,“也就是从那一刻,我下定了决心,一定要离开。”他一个字一个字的说。
海上升起明月,海浪一涌一涌的,闪闪发亮。
没有不散的筵席,时间渐晚,其他朋友陆续离去,我和他坐在沙滩上,许久没有说话。后来,他笑了一下,说以我对你的理解,我不相信那就是你要送给我的离别诗。
“要不要听,还有一首,我这儿存货多。”我眨了眨眼睛。
“好啊。”
远处的灯塔一明一灭,我呼了一口气。
“一缕海风送君,
飞越,
千层云。
叹红尘不易,
匆匆,
多少晨昏。
此去天涯谁与共,
千山无语,
秋水殷殷。“
我问他怎么样。他说嗯,像你的风格。
“诗的名字是什么呢?”
我说就叫送别吧。
“切!”他一撇嘴,说真老套。“既然是送别,那走了。”
他的背影在月色下越来越远,好像还挥了挥手,渐渐看不清了。沙滩上有一串深深浅浅的脚印。
月色清冷,我独自一人,在沙滩上站了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