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我们一家三口都蛮喜欢吃西贝的,一年会去个几次,尤其下半年有个草原羊汤,特别喜欢。另外像豆腐烧肉,牛排羊排也挺好吃。
我们唯一踩雷的一次是店员给我们推荐了新菜香椿,发现确实吃不惯香椿的味道,后来结账时这个菜免了单。
就服务态度和上菜速度来说,西贝整体都挺好。
要说价格,他们确实不算便宜,但也还能接受,当然你要说天天去吃那也确实支付不起。但开在商场的各大餐饮品牌,也没几家很便宜,除非是快餐小吃类的店。
这几年价格亲民的店基本上口味都偏重,如湘菜、赣菜、衢州菜,其中又以赣菜最优惠。不过赣菜由于太辣,在杭州似乎很多店就像打了个游击一样,只见他开店关店走马灯似的换,很少有多年的店留下。
实话说看到罗永浩吐槽没震惊,看到西贝老板硬刚非常震惊。
罗永浩吐槽主要两点:预制菜+价格贵。
谁能想到西贝老板立马就回应,还扬言要告罗永浩。不知道此刻他是不是后悔了,总觉得他要么最近心情不好要么当时不清醒,因为把罗永浩当消费者一样对待即可,以客户满意为主呀,毕竟餐饮也算是服务业。
或许是罗永浩影响力太大,西贝老板觉得你在针对我公司,我一定得反击?
只是反击反击着,让大家好感度不但没提升反而更差了。
何故?
首先说预制菜,坦白说在我的认知里,提前做好冷藏或冷冻开袋加热后再食用的各类菜品都是。
我们之所以不喜欢预制菜,是觉得它放得太久,损失口感不说,里面搞不好有防腐剂啥的添加剂。毕竟中国人的胃还是喜欢食材新鲜,通过蒸煮炒等烹饪出来的菜肴。另外我们对食品安全实在是最为无力却又非常在意,保质期过长第一联想便是里面有添加剂,会损害健康。
至于预制菜是不是比现烧更营养安全其实我并不知道,我只觉得食材新鲜更重要,尤其蔬菜类的食材。
当然预制菜肯定有相应的界定标准和行业规范,但作为普通消费者,并不会去特别了解这方面知识。
西贝老板自称百分百没有预制菜,我以前也认为他们没有预制菜,毕竟他们的店进入两边都是透明的厨房,给人一种卫生新鲜安全之感。
可是随着记者调查发现,很多食材都是半成品冷冻,像西兰花保质期有两年,我之前点过的烤鱼也是冷冻再加工,我在想难道喜欢的豆腐烧肉也是冷冻保质期很久的吗?
实话说我看完大为震惊,当然你要说冷冻肉类是预制菜我也不认同,毕竟自己在家也会在冰箱冷冻一些肉类,想吃的时候再解冻烹饪。
西贝硬刚一方面也许是为了证明自己,一方面也许是相信自己的品质。从某一方面来说,敢于直面倒是好事,要是各个企业老板敢于用自己的产品说话,对我们消费者来说都是好事。
其次价格贵,这个不多说,喜欢的人自然能接受,毕竟人家也没人拿枪指着你进去,觉得贵可以不吃嘛。那么多店可选,选自己喜欢的就行。
如今舆论还在愈演愈烈,无论如何对西贝的影响都是巨大的,而且负面远大于正面。虽说冷冻的肉类产品不算预制菜,但是像蔬菜、汤类、鱼类等,冷冻那么久再拿出来烹饪,作为消费者心理还是会觉得不舒服。
我们当然希望每个餐厅都能像老乡鸡一样,标示各个菜品是不是预制,半预制之类,消费者有知情权,可以自己选择。这点来说,老罗提的不过分。
贾老板似乎也很亢奋,看采访说大不了生意不做了。
身价几十亿百亿的老板说这话不是更让人反感吗?话说要是咱老板都这样,在公司里工作那我们只能想着早日准备找下家了。因为老板随时准备不干了呀。
与其争来争去,还不如趁此机会给餐饮行业做些更透明更安全的事来。经此一事,我甚至觉得商场的所有餐厅都可能有不少预制菜,毕竟咱也知道,商场的厨房也很难明火烧饭。
希望最后的结果是真正能让餐饮业透明一点,我也不希望西贝没了,毕竟偶尔还是想去吃一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