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案例:小Y,女孩,初一。班级成绩中等偏下,有偏科现象,从小数学不好。个子高大,身上有股与年龄不相符的小混混气息,性格大大咧咧,出口成“脏”,朋友评价嘴贱嘴损,总是显出满不在乎吊儿郎当的样子。在班主任面前,态度还算不错,但也是阳奉阴违。举个例子,学校要求校服上衣需要扎进裤子里,她在班主任面前会态度诚恳地扎好,但当班主任转身离开,就会把上衣抽出来。班主任教育的时候,她每次口头答应得好好的,嗯嗯好的等语调拖得恨长,总觉得并未走心。 上课时候,腿抖个不停,专注度不够。下课,和其他学生追逐跑闹。作为班主任,我给予她很多信任和理解,她也愿意维持表面的和平,没有对抗情绪。但是科任老师对这个学生印象不是很好 ,也并未真正走近她。
家庭背景:妈妈之前是从事家庭教育相关工作,爸爸是开厂的。家庭关系比较复杂。家里还有一个哥哥,同父异母。小时候,爸爸有家暴行为,在小Y的心里留下不可磨灭的阴影。她和妈妈都和我反馈过一件事,上幼儿园的时候,小Y曾经因为爸爸家暴跪在地上求妈妈离婚。当妈妈真正下定决心要离婚的时候,爸爸做出了改变,所以妈妈最终还是没有离开。但是,在这个家里,妈妈并没有太多话语权。一方面爸爸大男子主义,另一方面,经济收入全靠爸爸支撑。爸爸对小Y可以说是宠溺的,几千块钱的猫看上了就给她买。手机电脑平板这些就更不用说了。帮爸爸拔一根头发有10块钱。捶一分钟背也是10块钱。所以小Y对能否上高中并不是很在意,也并未对以后的生活真正发愁。她对什么事情都是无所谓满不在乎的态度,大概跟父亲在物质条件上的宽容有关。至于妈妈,虽然有教育意识,但因为父母并未形成教育合力,两人总是意见不一致。而且爸爸甚至当着孩子的面拆妈妈的台,说她在家连个孩子都教不好,还好意思说自己从事家庭教育的。妈妈遇到的阻力不只是爸爸,还有孩子的哥哥。因为是同父异母,妈妈不好管哥哥,哥哥沉迷手机,孩子也在学样,甚至跟妈妈顶嘴,严重的时候还会因为不准玩手机而去踹妈妈。
我的做法: 初一入学,从小Y上交的周记来看,她对我的第一印象并不差。在我面前,也很有礼貌。只不过,几次谈话下来,她始终把自己包裹得很紧,虽然表面笑嘻嘻的,但是我直觉她内心并没有那么简单。一次,英语老师因为上课违反纪律将她赶到我所在的年级办公室。我当下很想发火,但又觉得硬碰硬并不能解决问题。于是把她领到办公室外面,耐心问她怎么回事。那一次谈话,是一如既往的温和,是一如既往的信任,一如既往的理解。像是终于被撬开的蚌壳,我看到了她柔弱的内心。虽然说得不多,但从她压抑的泪水里,我感受到了她的无助。嘻嘻哈哈的外面,要隐藏的就是自己疼痛的过往。我很庆幸,我没有劈头盖脸把她训斥一顿,虽然我有理由这么做,因为她不是第一次犯错。我知道她的转变并没有那么简单,之后的日子,她当作什么都没发生,我也一样,我需要得到她的信任。小学一到四年级,班主任并不友善,给她留下不好的印象。她曾经睡梦中哭醒,哪怕自己已经不在那位老师的班级,她梦见那位老师不让举手的自己回答问题难过到哭。因此,对老师,我能理解她的戒备和抗拒。
【案例变化】22年初,再次网课。妈妈向我反馈,网课期间,小Y玩手机没有节制。本来写了一份减少玩手机时间的计划书准备执行,但是因为爸爸和哥哥封闭在家我行我素地玩手机,对她造成很大影响。她干脆抛开计划书,变本加厉地玩起来。一天玩十几个小时,网课只是在挂机,实际上刷手机撸猫走神完全没听课,家长申请停课。理由是,与其不学,干脆停课,免得伤了眼睛毁了身体。也让她好好反省一番。
本以为停课几天,多少有点效果。然而跟妈妈通话才知道事情发展出现偏差。在停课之前,我特意跟爸爸沟通,希望父母双方形成教育合力。如果父母都同意停课才停课,不然一方同意一方拆台,只会让孩子迷茫。爸爸态度很配合,也同意停课。然而,当天晚上回家,不知道是否因为工作不顺的情绪压力,爸爸说了在家无所事事的小Y几句,结果两人吵起来。小Y也大骂爸爸,爸爸拿棍子揍她,小Y不甘示弱,拿起桌上的水果刀作势要捅。场面不可控制,吓得妈妈打了报警电话,三人一起去派出所做了笔录。第二天,爸爸向小Y道歉,但始终跟妈妈冷战。按照妈妈的说法,那天晚上小Y皮开肉绽,很晚才睡。之后停课的几天,虽然有道歉,但跟爸爸的关系依然紧张。不上课的这几天,小Y主要看看漫画书,撸撸猫做做家务,然后跟着妈妈出去走走,但也自在。
【早期记忆】 问起早期记忆,她只说了两三岁的时候,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外婆家,看了兵马俑。当问起细节,她的回答就很模糊了。开心吗?还好吧。爸爸妈妈脸上有笑容吗?不记得了。你回想起来觉得温馨吗?还好吧。兵马俑什么样子啊?就那样,感觉也不好玩。新奇吧。也就是说在这个本该很温馨的画面里,小Y似乎刻意隐去了人物脸上的表情。与她一贯说话方式极其一致。
【词语联想】(1)天空:蓝天、白云、小鸟、黄昏、落日、火烧云、夕阳。(2)人:坏人、好人、环卫工人、警察、小偷、杀人犯、保安、医生。(3)可是:(不知道)(4)跑:大步跑、放风筝、比赛、健身、逃跑(5)宁静:夏天、蝉鸣、春风、月亮、森林、大海
联想词,她写不了几个,很勉强地写了这些。从这些词语来看,跟早期记忆一样,很强的戒备心理。事后,她妈妈打电话给我,证实了我的想法,她觉得我在测试她有没有心理问题。所以,我觉得词语联想方面,她没有直接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早期记忆,她也不想说那么多。她对很多事情都是一知半解,休想唬弄她。就像她会对爸爸说,你必须养我到18岁,这是法律规定。还有你敢打我,我就报警。如果她一开始就带着我在测试她的想法,确实我很难从她给的有限的不知道是否真实的信息里了解她的想法。
【心中家园】
心中家园图第一眼看过去,是宁静美好的。但是奇怪的就是,里面一个人都没有。我猜测是不是因为她对人其实是不信任的态度。我感觉她把自己包裹很紧,她有很强的戒备心理,她对所有人都不是很信任。爸爸对她好的时候很好,发脾气的时候又很可怕。这也不利于她的性格养成。 她以一种游戏人间的态度浑浑噩噩过每一天,没有动力也没有目标。
【我的做法】 教育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有时候需要静待花开。接下来,我会给她空间,关注她的动态,理解她、信任她、想办法帮助她。毕竟,她的家庭方面也存在很多问题,我也无法干涉。只能说是在我的能力范围内做出恰当的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