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点皴形似米粒,在山水画中不是很常见。
一、工具:
1、兼毫毛笔小号、中号,长方形卡纸纸或者生宣纸33×65厘米;
2、墨汁,小瓷盘若干,笔洗;
3、颜料:水墨。
二、米点皴的步骤:
三、笔记整理:
1、 米点皴,北宋画家米芾、米友仁所创,它是用饱含水墨的横点,密集点山,墨色相积而成,最能表现江南山水间晨初雨后之云雾变幻、烟岚迷茫的景象。
2、米芾的点形阔大,称大米点,米友仁画出的点形略小,称为小米点。米家山水来源于写生,米点皴参合自然所创。
3、在用墨上要浓淡相参,有浓有淡,有干有湿,有变有化,参合自然。
4、用笔上,作者连线用点,连点成面,用墨点成山石。用饱含水墨的横点,用以点代皴的方式画出。利用水墨的浓淡变化营造出画面的奇异效果。
5、画法特点:用淡墨画出山形,沿山形皴出层次后,横笔排点。在画米点,不可太过“瀼”(水分过多而散开)而无法成形。要干湿相间,否则就会缺乏力度。
6、用积墨法画米点皴的山时,要注意每一遍的墨色不要相同,略微有变化。
7、远看浑厚,近看笔笔分明,层次明晰。
8、点后要染要融,要有空间。等半干再点第二遍。
折带皴如腰带折转,用笔要侧,结形要方,层层连叠,左闪右按,用笔起伏,或重或轻。
作品
米点皴相对其他皴法来说要密集一些,但是密集中又要有层次,要看到是一个一个点,点与点之间要能看到留白的间隙,不能画成一团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