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的增加,身边的朋友都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基友之间的话题逐渐从游戏和美女,变成了婚姻琐事和上班吐槽。
而一聊到婚姻,百分之一千绕不开的话题就是买房,没结婚的男同胞愁买不起房子,结了婚的男同胞愁还房贷压力大,反正都是被买房这个事情搞得死去活来。
那结婚买房的风气又是从什么时候兴起的,怎么爸爸妈妈那时候结婚的时候就没要求买房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结婚三大件的演变史
要说七十年代的时候,结婚时的房子根本不用愁,能在国企里上班的人,单位都会安排筒子楼宿舍进行住宿,而住不上筒子楼的人则可以发挥想象,搞一些砖头,在村里搭几套房子出来,装修款式全凭个人手艺高低和砖头多少。
那时吃饱穿暖才是人们最大的期盼,因为在计划经济时期,无论是啥东西都要凭借票据才有资格购买。
但是由于肉少狼多,不光吃喝用的粮票油票不够,就连身上穿的衣服所需的布票也不够用,这就导致衣服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穿在身上,所以那个时候的姑娘结婚普遍的愿望就是能有一台缝纫机,能修复衣服实用不说,而且非常有面子。
如果说缝纫机有着较高的使用价值,那另外两件就是有闲钱才能买的奢侈品了——自行车和手表。
谁家小伙要是骑上新车在街上溜上一圈,那效果就跟现在兰博基尼在马路上炸街一样,会引来行人羡慕的眼光,而女青年则追求一款属于自己的女士手表,工作之余有意无意的看看时间,面子上就非常到位。
等到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的进展也十分迅猛,有实力的单位开始福利分房,城市里很多人也因此住进了单元楼。
所以那个年代是咸鱼最向往的年代,因为只要能熬到大学毕业,未来不光分配工作,还分配房子,甚至还会被撮合着分配老婆(想想都美),啥都不用操心。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国内产能的逐年提高,那个时候自行车啥的也就没有那么稀缺了,转眼间电视机、冰箱、洗衣机新三大件就取代了手表、电视机和缝纫机老三大件。
到了九十年代的时候,由于各种中外合资企业的的出现,三大件的标准随着国内整体经济水平的提升而再次拉高,从追求刚开始的黑白电视、单缸洗衣机、单门冰箱,变成了追求彩色电视、双门冰箱、双缸洗衣机,再变成之后的摩托车、电脑、录像机和空调。
不知道你发现没有,三大件并非某些固定的物品,而是追求只有部分人才能获得的时髦用品,这样结婚才最有面子、最风光。
而房子,在那个年代里只要有工作都能分配,实在不行在城市务工一段时间,回到老家都能买的起房子,最差劲的在老家搬砖,也能现给你搭出来,房子反而不是稀缺的东西。
房子的投资属性的产生
而一切的转折点发生于1998年,在那一年,东南亚金融风暴来临,一向靠着外贸出口赚钱的行业因为出口增长率下降,东西卖不出去就变成库存压在手里,很多人不光没赚钱反正赔钱,这就导致国内整体经济都不咋景气。
为了促进国内经济复苏,让习惯攒钱的老百姓把兜里的钱都花出来,国家考虑到能让老百姓大把花钱的商品只有房子,所以就选择了催热房地产,停止了实行40多年的实物分配福利房的做法。
这就意味着中国住房福利制度宣告结束,商品房时代开始了,一系列的政策引导和降息操作,也使得市场逐渐回暖。
等到国内经济因为房地产和连带的钢铁水泥行业的崛起而复苏,大城市政府也因为大量外来务工人员带来的人口红利积攒了不少钱。
有了钱之后就有足够的财力支撑较高的征地补偿,而这种补偿价,可以说是远远超出老百姓的预期,自家墙上只要画上“拆”字就能一夜暴富,轻松过上财务自由的生活,以至今还有不少钉子户为了获得更高的补偿金而赖着城市的关键地段不走。
这就把没房子的人惊呆了,有房子拆了能获得补偿金,不拆转手卖也能赚差价,眼看着大城市房价一天比一天高,这个时候谁能先有房谁就能变有钱。
比如说两家人在5年前的家庭条件都差不多,都能按揭贷款买房子,一家人买了,一家人没有买,结果5年后房子升值一倍,家庭资产直接拉开了差距。这个时候,第一家人感觉房价还能涨,然后卖掉房子再按揭贷款买了两栋房子,随后等着房价再继续涨,而这个时候,另一家人却仍蜗居在租来的房子里。
这两者之间的资产差距完全来源于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发展,这就引爆了人们买房的想法,人们要的不仅是房子,而是大城市的房子,于是全国各地有钱的人就带钱去大城市买房,没钱但胆子大的人就去借钱买房。
随着吸纳的人越来越多,房价也越来越贵,更加印证了后来者买房的想法,这个时候房子的作用就从为了住,变成了投资赚钱的工具,加上买房时可以将夫妻双方姓名都写上去,变成共有财产。
就这样,房子成了结婚三大件和投资品的融合产物,它所承载的价值和意义也自然压得年轻人喘不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