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窄门》之爱的思考

看完《窄门》,掩面而思。

何为爱情?有人把爱情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是激情之爱,这种爱基本上出于性,它会随时间消失并且不再产生。

第二层是精神之爱,人生来是孤独的,如果在这个苍茫的人世间有人能感受到你的孤独,懂你、疼爱你、珍惜你,这种感情足以超越激情设定的时间界限,直至抵达死亡的终点。

第三层是灵魂之爱,这是一种近乎宗教的爱情,从爱情中人们可以悟得大道,求得灵魂的皈依。

      《窄门》中的爱情无疑是第三个层次,灵魂之爱。但《窄门》中的这种爱情却是以阴阳之隔为代价,以宗教极致为追求的个人主义,值得称道和追捧吗?

文中的女主人翁阿丽莎在给爱人杰罗姆的日记中有这一样一段话:

“因为爱情,我们在彼此身上发现了比爱情更高尚的东西,我把梦想升得太高,所以世间的这些快乐对我来说都是一种堕落。如果有不完美出现,我真的受不了……我们的爱不能有瑕疵。”

杰罗姆也有这样的一段心理活动:

“我真的爱上了一个幽灵了,我以前爱的且现在依旧爱着的那个阿丽莎不在了。我们都老去了!我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把她当成偶像,想象得很崇高,用我的爱来不停地装扮……一旦消除这些影响,回到了原有的水平上,都是我用自己的力量让她提升到那个高度,然后又苦苦去追逐她,这种行为让她站在美德之巅,真是荒唐!”

爱情在时间与岁月中有形的生根、发芽、滋长,但没有开花,一跃成为无形的理想之爱,这种爱的高度太过跳跃,是违反人性的。

如不彼此理解与统一,只会让相爱的人倍受煎熬,而且深受其害,悲剧在所难免。

《窄门》是爱情、宗教、道德、人性、肉体、灵魂、自由难以协调的悲剧。它也是纪德文学中爱情、哲学、宗教观的体现。

后来纪德好像彻底抛弃了来世的观点:“我没有办法赞同肉体消失后灵魂还存活着这种想法,灵魂能够脱离肉体存在是不能理解,并且不理性的,我认为灵魂与肉体同在,不论哪一方先离开,两者都会一同消失。”

所以纪德的思想之所以推崇,也正因为他强调的是不管作出任何牺牲都必须争取新生,为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努力积累力量。

这或许就是《窄门》留下的爱情及附属思想的思考,更是人生态度的深思!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