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17

传习录(卷  上)




【五六】学者应处理好治学与治生的关系


「许鲁斋谓儒者以治生为先之说亦误人。」


佐藤一斋云:“鲁斋本意在治家,不在货殖。然谓以治生为先,则语有弊,不免误人。”

于清远云:“治生,即营生计。阳明以其不主力学,故罪之。”

捷案:《许文正公遗书》(乾隆五十五年[一七九O]本,卷末,页五上下)云:”为学者,治生最为先务。苟生理不足,则于为学之道有所妨。彼旁求妄进,及作官嗜利者,殆亦窘于生理所致也。士子多以务农为生。高贾虽为逐末,亦有可为者。果处之不义理,或以姑济一时,亦无不可。”是鲁斋未尝忘为学之道与义理。阳明断章取义,未可谓平。许衡家业农,又因元初经济环境所需要,故重实在。读其《语录》(卷一、卷二),固知其谨守程、朱之教,在在不忘道义也。

[译文]

先生说:“许鲁斋认为儒生以谋生为重,这种说法很误人子弟。”


释疑:

许鲁斋之所以说儒者以治生为先,大概是受了《管子》影响。《管子·牧民》有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殊不知,圣学何时离开过治生,而治生之道亦无不出自圣学矣。“儒者以治生为先”,一个“先”字,确实是很容易误导后学的。

另,捷案说“阳明断章取义,未可谓平”,反倒是有失偏颇的。因为先生于《传习录》中引典,很少完整引用,是因为其时学人,对古圣经典均已烂熟于心,故只需点明关要,而不用述以全文的。

元初战后重建,民生艰苦,治生为先,亦无可厚非。固知其谨守程、朱之教,在在不忘道义也。脱离了时代背景去说‘治生为先’便是误人。


传习录逐条精讲摘要:

许鲁斋完整的意思是什么呢?是儒者先保持经济上的独立,先有饭吃,然后再去弘道,再去著书立说,这是许鲁斋的原意。

孟子说,无恒产而有恒心,惟士为能。就是知识分子并不依托于任何阶级,因为它不是一个经济集团,他无恒产,但是他有恒心,他恪守着社会的良心、人类的理性,为人类指引明灯,当那个灯塔似的,这是孟子的理想。阳明先生也坚持这个理想。


附注:

①许鲁斋。即许衡,字仲平,号鲁斋(一二O九至一二八一)。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为元国子祭酒。力倡程、朱之学,为一代大儒。

死谥文正。参看《宋元学案》卷九十,页一上至六下。


净心斋笔录

2023年4月11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原文 “许鲁斋谓儒者以治生为先之说,亦误人。” 注 【许鲁斋】。即许衡,字仲平,号鲁斋(一二〇九至一二八一)。怀州...
    无住居士阅读 9,992评论 2 9
  • 56《传习录》上053 【原文】 “许鲁斋谓儒者以治生为先之说,亦误人。” 【导读】 1、许鲁斋,名字叫许...
    红日旭东67阅读 5,043评论 1 3
  • 传习录(卷上) 【五五】更觉良工心独苦 问:「文中子是如何人?」 先生曰:「文中子庶几『具体而微』,惜其蚤死。」 ...
    净心斋阅读 3,477评论 0 0
  • 陆澄录【30】 【原文】 问:“文中子①是如何人?” 先生曰:“文中子庶几‘具体而微’,惜其蚤死。...
    大珊老师阅读 7,102评论 1 7
  • 传习录(卷上) 【五四】做人要低调 「精神、道德、言动,大率收敛为主,发散是不得已;天地人物皆然。」 捷案:明道云...
    净心斋阅读 2,56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