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分为3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让阅读速度快起来的3个小技巧
第二个部分:快速阅读的训练小方法
第三个部分:如何找到书中的重点内容
快速阅读,又叫“全脑阅读”。
人类在进行传统阅读时,主要使用左脑的功能,而在采用“快速阅读”方式阅读时,则充分调动了左右脑的功能作用,各自发挥左右脑的优势,共同进行文字信息的辨识、记忆和理解。所以,快速阅读,也是锻炼大脑的一个好方式。
没有经过训练的普通人,一般阅读速度是每分钟200--300字,稍微好一点的,可以达到每分钟400--600字,经过训练以后,一般阅读速度可以提升3倍左右,也就是900--1200字左右,而阅读高手甚至可以达到每分钟2000字甚至更多。
第一部分:让阅读快起来的3个小技巧
第一个方法,叫去掉声音读。
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心里总有一个声音在跟着读。那就是这个习惯,锁住了我们的速度。
去掉声读就是将文字信号,直接映入大脑的记忆中枢,进行理解和记忆,省略了语言中枢和听觉中枢这两个可有可无的环节。所以,仅仅是去掉声音读这一项,就可以大大提高你的阅读速度
小技巧:就是利用手指,来帮助我们关闭声音的通道。
把手指放在每一行字上扫读 ,引导眼球的快速移动。当你的注意力集中在手指上的时候,听觉通道很容易就关闭了。这个方法对有些人还是比较管用的。对于有的同学,可能是没有办法完全消除声音,如果不能够完全消除声音也没有关系,只要下意识的控制声音就可以了,尽量将声音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第二个提高阅读速度的小技巧,减少眼球聚焦。
普通人阅读的过程不是快速地扫过,而是一个字一个字的聚焦,一句话有十个字,那么,你阅读的时候就需要眼球跳跃十次。
我们可以通过训练眼球的聚焦方式,来减少跳跃,从而提高阅读速度。就是说,以前要通过跳跃10次来完成的阅读,现在争取跳跃两次就可以完成了。
比如“午后的阳光仍然斜照”,如果按照普通人的阅读方式,我们需要一个字一个字的阅读,但是通过训练,我们只需要眼球跳跃两次,就可以完成阅读了。
我们的眼睛聚焦范围其实是圆形的,当你在看一个点的时候,你不但能够看清中间你聚焦的那个点,还可以用余光看到其他旁边的字,上下左右都可以看清,只不过刚开始不太习惯罢了。
但如果习惯了这种聚焦方式的话,其实是没有问题的,而且你也一定会习惯,因为我们的眼球,其实它是肌肉,它可以像我们练习肱二头肌一样去进行锻炼的。
真正的阅读高手在阅读一段文字的时候,他的眼睛也不是一行一行看的,他往往是走Z形或者S形。在读一段话的时候,眼睛会上下左右的乱跳。就好像我们在看一幅画的时候,一定不是从上往下,按照顺序一点一点看的,而是先看最吸引你的地方,再看其他地方,肯定是乱跳的,然后一幅画就呈现在你的脑海当中。阅读高手也是一样,他在阅读的时候是没有规律的。
第三个能够提高阅读速度的小技巧就是抓住关键词。
我们在读一篇文章的时候会发现,每篇文章都是由段落组成的,每个段落都表达一个意思,如果表达两个意思,就分两个段落。
那在阅读的时候呢,阅读高手不是在看,而是在找关键词。只需要找到一句话里的关键词,也就基本能八九不离十的猜到这段话作者想说什么了。
一段话的中心思想,其实就包含在关键词里,其他的词都是辅助的。
比如“我要去打羽毛球”,这句话的关键词是“打羽毛球”;再比如“丽丽穿了一件红色的毛衣”,这句话的关键词就是“穿和毛衣”。
那如何来选择关键词呢,一般来说,一段话当中的名词和动词,就是这句话的关键词;另外,经常重复的词也是关键词。
第二部分:快速阅读的训练小方法。
首先,我们用平时的阅读方法读书。建议大家选择10页以上,然后用计时器记录所用的时间。读完后,数一下有多少字,然后再用字数除以时间,就是你每分钟的阅读量。
又或者,你可以设定一个时间,比如设定十分钟。在时间结束以后,数一下你读了多少个字。然后用字数除以时间,也可以计算出你每分钟的阅读字数
将每次阅读的速度记录下来。一般情况下,经过训练的阅读速度,可以提升3倍以上。
在这里,我重点说一下字数。这个字数不用查的那么准确,只是一个大概的数字就可以。比如,你先查一行有多少字,再查一下一页有多少行,进行计算。(无需精确到把小数点去除)
第三个部分:如何找到书中的重点内容。
说到这个部分呢,有两个法宝,一个是二八定律,还有一个就是樊登老师的书《读懂一本书》
根据二八定律啊,一本书中80%的精华,只在20%的内容里。换种说法就是,书中80%的内容,都是在解释、形容和修饰这20%的精华。所以,我们在看书的时候,只要找到这些精华就可以了。
在一本书中,动辄十几万字的内容,到底哪些是重点,哪些可以忽略掉呢?在看一本书的时候,应该先看什么、后看什么呢?
那一般情况下,拿到一本书的时候,首先应该注意到的是书名、目录和腰封。仔细看这几个部分,基本就可以把一本书大概写的是什么,能解决什么问题,找出来了。
现在出版社的编辑都非常厉害,用简单的几句话,就可以把整本书的精华提炼出来,所以在看一本书的时候,腰封也是重点。
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们有划线或者遇到好词好句记录下来的习惯。但是,到底什么是好词好句,哪些话应该划线呢?哪些才是一本书真正有价值、值得记录的内容呢?这里特别推荐樊登老师的一本书——《读懂一本书》。
书中林林总总的内容,就像漫天的星光,每一颗都灿烂、闪耀,读书的过程,就是摘星的过程。
天上的星星多得数不清,我们如果没有选择的胡乱摘一气,肯定是摘不完的。
首先,我们应该将阅读的时间加以限定。为什么要限定时间呢,因为在限定的时间内阅读,更能提升大脑的注意力。在这个过程中,不要拿手机、不要喝水,不要去洗手间,这个大家一定要注意,一定是一整块的时间。一般情况下,我们将时间设定为一个小时。(做蕃茄钟是很多的方法)
然后,开始准备阶段,这个阶段一般用5分钟来完成。在这个阶段,我们要看一下书名、目录和腰封,然后提出一个问题,你想在书中得到什么呢?记住,只能提一个问题。还有就是,你为什么想要得到这个?也就是描述一下你的动机。
那接下来,就是重点,阅读和做笔记的阶段。这个阶段一般用时40分钟。
在阅读的过程中,一定要带着问题读,用快速阅读法去书里找答案。找到答案以后,提炼关键词,总共提炼不要多于20个关键词,也可以少一点,只要你觉得自己能够通过这些关键词将事情说清楚就行。
在这个过程中,你只能摘和你的问题有关系的星星。比如,你的问题是关于行星的,看见恒星就略过去,不要摘下来,再看到彗星或者白矮星,也不要摘。
那看到其他知识点不摘,是不是有点可惜呢?没有关系,可以再读一遍,重新摘恒星或者慧星。
总之,你一定要将关注点集中在一个地方。
摘完了星星,可以开始做自我总结了。用时5分钟。
仔细浏览摘下来的20个星星,将这20个关键词归纳成一个重点或者一系列动作。
最后一点,复述心得。用时10分钟。拿着你刚才记录下来的20个关键词,简单叙述出来,并且写出心得体会。
当完成这一系列的动作,你会震惊,原来自己可以在读完一本书以后,复述出要点和故事的来龙去脉。
到这里,大家可能会发现,其实摘星星的重点,是如何提出好问题。也就是你到底要摘什么样的星星。
在提问题的时候,切忌问题提的非常大,问题一定要有目标性。你到底想解决什么问题,也就是你的动机要明确,然后再去书中找答案。
比如我们在看到《反溺爱》这本书,通过看目录和前言知道这是一本关于孩子财商教育的书籍,,在提问题的时候不要提如何帮助孩子建立财商之类的问题,因为这类问题太宽泛。你可以问“该不该和孩子谈钱?”“如何和孩子谈钱?”“如何管理孩子的零花钱?”等等比较具体的问题。
***我们在平时的认知当中可能会有一个错误的认知,就是用8个小时精读一本书,肯定好过一本书看了8遍。其实,一本书看了8遍的效果肯定是好过8个小时看一本书的。
这个方法非常适用于非虚构类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