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天:目的行为与代价。让孩子自发的修正偏差行为。
澄清目的行为与代价的技巧:
父母不要问孩子:你为什么要做这件事?"
可以问孩子:"你做这些事时可以得到什么?"
再处理我们看到的孩子所表现出来的外显行为。也就是孩子的偏差行为。最好用笔记录下来。孩子便无法逃避他所发生的事情,甚至会很震撼,既而愿意修正自己的行为。
案例:孩子因为老师偏心,再也不要专心听讲,要考零分。
1、孩子要做的事情
2、安抚自己的情绪
3、问孩子这么做为了可以得到什么?(报复)带着孩子思考报复背后的正向目标是什么?问:报复可以为你带来什么?答:报复老师,我的心情就会很爽。
4、故意考零分会得到什么不好的结果?(代价)
5、要达到自己的目的(很爽),除了报复考零分,还有其他方法吗?
6、尽量强化正向目标(很爽)与行为(取代偏差行为的其他行为)之间的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