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如此, 赵匡胤并没有停止对于大臣们和他们的子弟在科举考试方面的监督。 到开宝六年(973) 举行省试, 翰林学士李昉担任主考官, 录取进士宋准等11 人。 宋太祖在召见这些新科进士的时候, 发现其中武济川“材质最陋, 对问失次”, 将他的进士功名取消了。 而武济川是李昉的同乡, 太祖觉得这里面肯定有问题, 说不定是李昉徇私舞弊, 录取了武济川, 他非常不高兴, 感觉李昉真是胆大妄为。 但是, 这仅仅只能是怀疑, 没有什么证据, 真在生闷气。 正当此时,落第进士徐士廉等击登闻鼓, 上告李昉用情取舍, 去留不当, 并伏阙下求见。 太祖问翰林学士卢多逊, 卢也说“颇亦闻之”。 于是当晚召见, 徐士廉即有关科举考试之事, 向太祖进言: “方今中外兵百万, 提强黜弱, 日决自上, 权出无敢悖者。 惟岁取儒吏, 官下百数, 常常贅戾, 以其授于人而不自决致也。 为国家天下,止文与武二柄取士耳, 无为其下鬻恩也。”(柳开:《河东集》 卷8《与郑景宗书》)徐士廉的话是什么意思呢? ……
徐土廉打鼓论榜, 声震殿廷, 而这一席话又击中了赵匡胤的心弦。 为此, 赵匡胤下令呈上终场下第举人 360 人名单, 从中挑选出 195 人召见, 连同新科进士宋准等人, 各赐纸札, 别试诗赋, 命殿中侍御史李莹等为考官。 考试结束之后,宋太祖又御讲武殿亲自阅卷, 原来被录取的人中, 有十人被淘汰, 最终录取了进士 26 人, 五经 4 人, 开元礼 7 人, 三礼 38 人, 三传 26 人, 三史 3 人, 学究 18人, 明法 5 人, 皆赐及第, 又赐钱二十万举办庆祝宴会。 李昉也因此受到贬为太常卿的处分。
殿试制度正式建立, 它成为科举制度中级别最高的考试。 这一改革的意义非同寻常, 考生是否被录取为进士, 需要由殿试的主考官皇帝来决定。 这样, 考生与主考官之间的座主门生关系就变成了天子门生的关系, 天子门生成为进士的代名词。 殿试的实行, 不仅使科举选拔人才更加公正, 而且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赵匡胤曾得意地说: “昔者, 科名多为势家所取, 朕亲临试, 尽革其弊矣。”(《宋史》 卷 155《选举志》) 而且, 为了尽快填补宋初官员缺额, 宋太祖一改唐代进士等常科及第后还须等候参加铨选考试的办法, 实行殿试登科随后即释褐入仕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