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王定国即王巩,他是苏轼好友,因苏轼乌台诗案被牵连,贬谪到岭南(今广东省境内),与之同行的歌伎寓娘,名为柔奴,死心塌地与王巩相伴。这首词创作于苏轼晚年,一生几度沉浮,早已看透红尘的苏轼与从岭南北上的王巩、柔奴相逢。短暂的交集,畅快的交流,让我们心情大好的苏轼,以生花妙笔,肆意倾泻熠熠生辉的真情。
在于“岭南”这个地点,今天广东是国内沿海发达省份,但在宋朝,广东、海南一带都属于流放犯人的不毛之地,条件十分艰苦。岭南地区靠近北回归线,气候不是一般的炎热,在古代属于热带原始森林,山林沼泽遍布,蛇虫鼠蚁繁盛,动植物死后腐烂产生的毒气让人不寒而栗。疟疾、痢疾等传染病十分流行。比如惠州就是有名的“瘴疠之乡”,一般的士大夫如果知道自己会被流放至“炼狱”岭南,他们宁可提前“畏罪自杀”,也不愿接受这种生理和心理上的双重折磨,更何况如此严重的惩罚意味着政治生涯的彻底断送。所以能写出“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苏轼内心到底有多么强大,可见一斑。
我们时常说生活的风霜会再塑人们的容貌,相由心生。如今苏轼再见柔奴,她却愈发年轻,可见岁月不忍败美人,时光也折服于柔奴的坚强和真情。她人美技高,心美坚韧,真是一个难得的好姑娘!
柔奴的笑颜太美了,苏轼甚至嗅到了冰心玉魄的岭梅那沁人心脾的香气,视觉转化成嗅觉,苏轼通感修辞的使用,真是出神入化!在岭南受苦怎么了?我的心是安定的,岭南便是我的故乡!这是柔奴的答案,也是苏轼的心曲。一生能够有如此知己,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