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6《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书笔记
干货分享:
重点一:由内而外塑造自己是成功的基石
书中提到一个现象——人们对成功的基本观念由重视“品德”转而强调“个人魅力”,即成功与否取决于个性、社会形象,以及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圆熟技巧。这种思潮朝两个方向发展:一是看重人际关系与公关技巧;一是鼓吹积极进取心态。过分的强调个人魅力有时甚至不顾及道德原则,毫不避讳地鼓励玩弄手段,欺骗他人……不得不说的是:这是一本1989年出版的书,光是对这个现象的描述,就会发现30余年来,不少人依然狂热的认为只要掌握了“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就能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殊不知“光有技巧还不够”,一个人如想获得真正、长久的成功,就必须由内而外全面塑造自己。
重点二:认识自我的“心灵地图”方能改变思维
人对外界事物的认识,已经对外界的感受形成了我们理解事物的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就像地图一样,而这类地图大致分为两类:一是关于现实世界的,一是有关个人价值判断的。显然,第二种说法只是“地图”一词的引申意义,是指心灵的地图。我们以这些心灵的地图诠释所有的经验,但从不怀疑地图是否正确,甚至不知道它们的存在。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个人的所见所闻就是感官传来的信息,也就是外界的真实情况,我们的态度与行为又从这些假设中衍生而来,所以思维决定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一旦我们对自身的基本思维(柯维所说的“心灵地图”)以及经验加诸我们的影响力,有了更多的认识,就越能够对自己的思维负责,并加以检视。同时,对别人的看法与思维也越能够接纳,这样才能获得更客观的看法。
什么才算是正确的“心灵地图”,大概不同的人有不尽相同的说法。柯维也认为人的思维会受到具体、多变的外在环境的影响而经常转换,这也是我们不断的自我更新、自我成长所必然出现的结果。但这些转换并不都能保证我们接近成功,有些甚至还会导致人生的滑坡。所以确立以原则为中心的思维方式,就能使思维无论做怎样的转变都不能脱离原则的引力。
重点三:我对七个习惯的直观感受
“高效能人士的七种习惯”强调以原则为中心,以品德为基础,进行能达到个人效能和人际效能的“由内而外”的修炼。其中最有意义的两个习惯分别是“积极主动”与“不断更新”,一个象征着做出改变的前提,一个意味着在自我完善的道路上实现更高的效率。7种习惯分别是:1.积极主动;2. 习惯二:以终为始;3.要事第一;4.双赢思维;5.知彼知己;6.统合综效;7.不断更新;这里主要讲讲第一和第七个习惯给我的最深感受。主动积极的人是引领变革的催生剂,这类人往往会放弃作为一个被动的受害者,他们不自卑(《自卑与超越》里或许有更深的关于这类人心理状况变化的分析),不抱怨,发扬人类四项独特的禀赋:自知、良知、想像力和自主意志,积极主动的以由内而外的方式来创造改变。另外,不断更新是指个体在四个生活面向(生理、社会、情感、心智及心灵)中,不断更新自己,这个习惯提升了其他六个习惯的实施效率。对个人及组织而言,不断地更新及不断地改善,使之不致呈现老化及疲态,并迈向新的成长路径。
重点四:七个习惯的相互联系
书中的观点认为:人的成长历程虽是渐进的,效果却是革命性的。前三个有关个人成功的习惯,可以大幅度提高个人自信。将更能认清自己的本质、内心深处的价值观、个人独特的才干与能耐。凡是秉持自己的信念而活的人,就能产生自尊、尊重和自制力,并且内心平和。个体会以内在的价值标准,而不是个人的好恶或与别人比较的结果,来衡量自己。这时候,事情对错的尺度已经无关乎是否会与别人的看法一致。这个时候就会发现,当你不再介意别人怎样看待你时,你反而会去关心别人、关心他们所处环境以及与他们的关系。你不再让别人影响自己的情绪,反而更能接受改变,因为你发现了一些恒久不变的内在本质,可以作为你的精神支柱。第四至第六种习惯,能够重建以往恶化、甚至断绝了的人际关系。并使原本不错的交情则更为稳固。第七种习惯可加强前面的六个习惯,时时为你充电,一步步地达到真正的独立与成功。
柯维认为七种习惯之间,都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愈是积极主动(习惯一),就越能掌握人生的方向(习惯二),有效管理人生(习惯三)。能够不断砥砺自己的人(习惯七),方懂得如何了解别人(习惯五),寻求圆满的解决之道(习惯四、六)。同理,一个人愈独立(习惯一、二、三),就愈善于与人相处(习惯四、 五、六)。不断地磨炼自己(习惯七),则可以提升前六种习惯的境界。
读书品鉴卡(最高五星):
书籍内涵星级:3
阅读触动星级:2.5
体验收获星级:2.5
个人实用星级:2.5
综合推荐星级: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