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摘抄 || 物来顺应,事过心宁

尼采在《善恶的彼岸》中说:

“如果情绪总是处于失控状态,就会被感情牵着鼻子走,丧失自由。”

谁都会有情绪,但太过放纵情绪,往往会造成无法挽回的灾难。

学会情绪管理,不做情绪的奴隶,是每个成年人的必修课。

以下7个情绪管理法则,愿你无论何种境遇,都能掌控情绪,平静从容。

1.接纳情绪

蔡永康说:你要承认自己是个有情绪的人,也承认别人是有情绪的人。

《奇葩说》中,辩手詹青云说:

“人最重要的是情绪管理,是你要相信,没有任何一种情绪不应该。”

学着接纳自己的情绪,才是管理情绪的第一步。

压抑情绪,只会被情绪控制。

承认它,接受它,才能在此基础上找到问题的根源,找到解决方案。

只有这样,你才能与情绪和平共处,才不会被负面情绪反噬。

2.管理期待

生活这玩意儿,真不能过多期待,期待多了,失望便越多。

这世间,有太多我们控制不了的事。

再完美的方案,也会存在纰漏;再万全的准备,也抵不住意外突袭。

如果你总是期望达到100分,那么做到99你也不会开心;

如果你的期待值是0,那么即便做到1也是意外之喜。

降低期待,不是不重视结果,而是在拼尽全力后顺应天意。

只有这样,才不会让心情大起大落,整个人才能平和安定,自在通达。

3.摒弃巨婴思维

作家雾满拦江说:所谓巨婴,就是熟透的身体,幼稚的心理。

《巨婴国》里有个观点:巨婴思维,会造成人生中90%的痛与累。

总把自己当婴儿,世界会抛弃你,生活也会欺负你。

戒掉巨婴思维,摒弃以自我为中心的想法,他人才会予你足够尊重。

丢掉依赖的“拐杖”,学会自己思考问题,你才能独自撑起生活。

遇事不回避,遇难不抱怨。

调整心态,稳定情绪,走自己的路,担自己的责。

当你练就了一颗成熟的心智,自然也能从容应对情绪,应对生活。

4.建立边界感

白岩松说:人之所以活得很累,并非生活刻薄,而是太容易被别人的情绪左右。

心理学上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理边界,就像护城河,将自己与他人区分开。

边界模糊的人,会不自觉地接收别人的情绪,为别人的负能量买单。

边界清晰的人,会明白,每个人都有情绪,且只与他自己有关。

与其耗费大量精力消化别人的情绪,不如守好自己的情绪边界。

屏蔽那些只会激发你焦躁情绪的人和事。

不过度负担,不无限纠缠。

保护好自己的情绪边界,才能过好自己的生活。

5.与自己对话

德国心理学家威廉·冯特做过一项实验,结果发现:

一个满脸愁容的人,将烦心事写下来后,沮丧的情绪会得到大幅缓解。

文字能治愈人心。撰写的过程,就是梳理情绪的过程。

作家王小麦说:

“写作是一种自我疗愈的行为,它能治愈心灵,也能拓展生命。”

心烦意乱时,不如坐下来书写,当杂乱的思绪变得清晰,苦恼也会逐渐消散。

伤心难过时,不妨把各种小情绪宣泄到纸上,当积压已久的情绪有了出口,它才不会在你心底盘旋。

你只需给自己一点时间和空间,博客、日记本、备忘录,都能成为你情绪宣泄的渠道。

当你把所有坏情绪都表达出来,内心才会轻盈自在。

6.学会放下

网上有则提问:一个每天都过得很快乐的人,有什么特征?

高赞回答只有两个字:善忘。

生活总有不如意,谁都有痛苦纠结的时候。

可即便如此,人生还在继续,我们还是要马不停蹄地赶路。

若把所有的烦恼伤痛都记在心里,挂在身上,它便如同背篓里的小石子,只会越捡越多,越装越沉。

明朝医学家龚廷贤说:物来顺应,事过心宁,可以延年。

事无大小,你若在意,就会痛苦;你若放下,就会豁达。

凡是令你不开心的,该忘的忘,该放的放。

当你不在情绪的漩涡里停留,情绪才无法将你淹没。

当你放过了自己,生活的主动权,也会重新回到你手中。

7.储蓄快乐

作家李尚龙说:

你永远无法预测明天会发生什么,你唯一能做的,就是有意或者无意地埋一些彩蛋。人这一生,祸福得失全然无法预料。

既然有些烦闷失落无法避免,不如给自己提前备好快乐。

记录每天的小确幸,心情不好时,就翻开看看。

准备一份礼物,情绪低落时,就去打开它。

当你拥有了给自己准备快乐的能力,也就拥有了消沉时重新振作的底气。

作家纪德说:正因为努力寻求快乐,植物才发芽,蜂房才酿满蜜,人心才充满善良。

快乐是治愈负面情绪的一剂良药。

生活太苦的时候,记得给自己加点糖。

学会给自己储蓄快乐,那些你不经意埋下的彩蛋,都可能在将来成为你的救赎。

8.

心理学家安东尼·罗宾斯说:

“成功的秘诀就在于懂得怎样控制痛苦和快乐这股力量,而不为这股力量所反制。”

产生情绪是本能,控制情绪才是本事。

不随意发火,不盲目生气。当你学会与情绪和谐共处,你才有精力面对世事刁难,追求更有意义的人生。

点个小赞,做情绪的主人,生活才会对你温柔以待。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