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患者的生存期限因个体差异而异,未经积极治疗的情况下,生存期大致为五年左右。然而,若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并保持乐观的心态,患者的生存时间将显著延长。
北京丰台人和中医院肝病科的权威专家王凤书医生指出,肝硬化的病机核心在于气血失调,而治疗的关键则在于调养脾胃。
肝硬化可能由外感六淫邪气、内伤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饮食劳倦不当、治疗不当或药物毒害等多种因素引发。无论何种病因,初起时主要影响气分,而久病则深入血分。因此,气血失调被视为肝硬化病机的基础。
在中医理论中,气与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气能推动血液运行,而血则是气的载体和滋养源泉。治疗肝硬化时,调和气血至关重要。这包括明确区分病变是在气分还是在血分:气分病变多为新发,病程短且病情较轻;血分病变则多为久病,病程长且病情深重。治疗时,气分病变需活血以调气,血分病变则需补气以治血。对于肝病而言,肝血虚和血瘀等病症均需通过补气来调理。
脾胃作为后天之本,是气血生化的源泉。脾主运化、升清,喜燥恶湿;胃主受纳、降浊,喜润恶燥。脾胃经脉相连,共同协调一身气机的升降出入。肝脏与脾脏关系紧密,肝主疏泄与脾胃主气机升降相辅相成,共同维持周身气机的平衡。肝藏血并调节血液的藏泻,而脾则生血并作为气血生化的源头。然而,肝病常会影响脾胃功能,进而加重肝病病情。因此,在治疗肝病时,若忽视脾胃的调理,终将难以取得理想效果。由此可见,调理脾胃是治疗肝病的根本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