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5:40起床
卡尼曼《思考,快与慢》下了电子版,纸书也要买。
二、开读《李白》(1-17)
武则天长安元年( 701) ,李白出生,字太白。因其在族兄弟中排行12 ,所以常被朋友们称作李十二。
李白,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诞生于西域碎叶城(当时属于唐安西都护府管辖,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隋末兵连祸结,其祖先从内地迁徙至此。
神龙元年( 705) ,李白随父亲(李客)从西域来到蜀中,定居于剑南道绵州昌隆(唐玄宗时改名昌明,五代时又改名彰明)青廉乡(今江油市青莲镇)。
李白发蒙读书始于是年。
李白天生聪明,李客心里欢喜,对他悉心培养。10岁时,李白开始阅读先秦诸子百家的文化典籍,初步了解华夏历史文化,广泛汲取百家的思想养料。他喜欢将自己放逐在书籍中,流连忘返。自然地,他喜欢上了写诗。
开元三年(705),李白15岁。意气风发的他,在读书之余,开始学习剑术,并且热衷于求仙问道。
因为才华出众,李白得到不少社会名流的欣赏与奖掖,开始从事社会干谒活动。15岁这年,他受人推荐,至昌明县衙做了一名小吏。工作倒是轻松自在,除了抄写文书,研墨洗笔之外,更多的是跟随县令,外出巡行或者出席各种场合。
但是,他很快就厌倦了。首先,他是胸怀大志之人,小吏的身份,甚至是县令之职,他都很是不屑;其次,他渐渐明白了,县令之所以用他,不过是为了在墨客乡绅之间炫耀自己慧眼识才。性情耿直如他,不久后开罪了县令,便弃职而去,到大匡山隐居修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