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5:58起床
扁鹊(公元前407—前310年)姬姓,秦氏,名缓,字越人,又号卢医,春秋战国时期名医。春秋战国时期渤海郡郑(今河北沧州市任丘市)人。由于他的医术高超,被认为是神医,所以当时的人们借用了上古神话的黄帝时神医“扁鹊”的名号来称呼他。少时学医于长桑君,尽传其医术禁方,擅长各科。在赵为妇科,在周为五官科,在秦为儿科,名闻天下。秦太医李醯术不如而嫉之,乃使人刺杀之。扁鹊奠定了中医学的切脉诊断方法,开启了中医学的先河。相传有名的中医典籍《难经》为扁鹊所著。
二、继续读罗根海《中医的文化底色》
中医俗语中早就有“文人学医,笼中捉鸡”的说法。从表面看,是说文人学医比较便当;骨子里,是中医的文化形态更易于受到士大夫、文人喜爱。中国的士大夫、文人自幼读孔、孟之书,传习圣人之道,其核心就是仁爱的精神,因此孔、孟的书就称得上是国人内外生活的支配者。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历代士大夫、文人所追求的一种文明、一种修养,并且是构成他们全部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传,苏轼就曾因臂疾求医于庞安时,庞安时是当时的一代名医,后来他用针灸的方法治愈了苏轼的臂疾,由于两人都对医学有浓厚的兴趣,最后成为莫逆之交。
不为良相,当为良医。
饮食应注意以下十点一细节:
1.注意饮食荤素、粗细的合理搭配,让营养更加均衡;
2.科学控制每天吸收和消化的蛋白和热量;
3.对饮食做多样化的安排,多食符合季节性、健康需求的应季食品;
4.注意食品的烹调方式,能用(温)凉油的不用热油,能蒸熟的不炒熟,能拌菜的不炒菜,少食煎炒烹炸和腌制食品;
5.即使合格的食用油和调料,也不要长期、反复使用同一品牌;
6.要使用安全无毒的食品包装袋;
7.注意使用容器和餐具的安全;
8.少食保质期过长或加工的食品;
9.营养食品,由源头食品替代替会更安全;
10.不要忽略了饮水的养生作用。
宋代开始正式建立类似现代的公立医院,当时名叫安济坊,用来“养民之贫病者”。
历代都有管理大夫的机构。如汉代在少府下设太医令一职,掌管各个大夫;唐代在殿中省(相当于现在的办公厅)下设尚药局,专有尚药奉御二人,主管御医。宋代医官属翰林院医官院管理;明白专设太医院等。
刮痧疗法源于中国古代。最初是用来治疗“痧”一类的疾病,后来扩大到治疗内科、妇科、儿科等多种疾病。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人们还发现刮痧除了有治疗作用外,还有保健作用。通过刮摩全身各个部位或某一部位,可以调整人体全身或局部的功能,达到强身健体、预防保健的目的。
感受时令不正之气,或秽浊邪毒及饮食不洁所引起的一种季节性病证。又称痧气、痧胀。临床上以突然头晕,头痛,脘腹胀闷绞痛,欲吐不吐,欲泻不泻,四肢挛急,甚至昏厥,唇甲青紫,或于肘窝、俼窝、颈前两旁出现青紫痧筋为特征。常见于夏暑季节,其他季节也偶有发病。必须及时救治。治宜以逐秽、祛暑、化浊、开窍、除湿为原则。
如果在刮摩的过程中有酸、胀、麻、重、沉的感觉,治疗效果就会更好。
按摩具有发散的作用,也有阻遏来势急猛疾病的作用。按摩既可以祛病,协调各组织器官的功能,也可以养生,疏通经络,调节气血,维护身体的健康。按摩还可以使关节通利,血液流通顺畅,以及加快消除疲劳、保持精神旺盛的作用。目前,按摩已广泛用于运动员的疗伤和放松肢体、缓解疼痛、提高体能等方面。
中医学“四诊八病”:望闻问切;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三、继续读以色列尤瓦尔・赫拉利《人类简史 从动物到上帝》(39-93)
人类到达之时,便是动物灭绝的开始。无论是45000年前到澳洲大陆,还是14000年前到北美、中美、南美。
从采集走向农业的转变,始于大约公元前9500年至公元前8500年,发源于土耳其东南部、伊朗西部
和地中海东部的丘陵地带。这种改变一开始速度缓慢,地区也有限。小麦与山羊驯化成为农作物和家畜的时间,大约是在公元前9000年,豌豆和小扁豆约在公元前8000年,橄榄树在公元前5000年,马在公元前4000年,葡萄则是在公元前3500年。至于骆驼和腰果等其他动植物驯化的时间还要更晚,但不论如何,到了公元前3500年,主要一波驯化的热潮已经结束。即使到了今天,虽然人类有着种种先进科技,但食物热量超过90%的来源是来自人类祖先在公元前9500年到公元前3500年前驯化的植物:小麦、稻米、玉米、马铃薯、小米和大麦。
农业革命所带来的非但不是轻松生活的新时代,反而让农民过得比采集者更辛苦、更不满足的生活。狩猎采集者的生活,其实更为丰富多变,也比较少会碰上饥饿和疾病的危险。确实,农业革命让人类的食物总量增加,但量的增加并不代表吃得更好、过得更悠闲,反而只是造成人口爆炸,而且产生一群养尊处优、娇生惯养的精英分子。普遍来说,农民的工作要比采集者更辛苦,而且到头来的饮食还要更糟。农业革命可说是史上最大的一桩骗局。
人类以为自己驯化了植物,但其实是植物驯化了智人。
在1万年前,小麦不过就是许多野草当中的一种,只出现在中东一个很小的地区。就在短短1000年内,小麦突然就传遍了世界各地。小麦在全球总共占据大约225万平方公里的地表面积,快有英国的10倍大小。
智人的身体演化目的并不是为了从事小麦种植活动,我们适应的活动是爬爬果树、追追瞪羚,而不是弯腰清石块、努力挑水桶。于是,人类的脊椎、膝盖、脖子、脚底就得付出代价。研究古代骨骼发现,人类进到农业时代后出现了大量疾病,例如椎间盘突出、关节炎和疝气。此外,新的农业活动得花上大把时间,原来就只能被迫永久定居在麦田旁边。就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其实不是我们驯化了小麦,而是小麦驯化了我们。
动物的驯化是建立在一系列的野蛮作为上,而且随着时间的前行,残忍程度只增不减。野生鸡的自然寿命是7~12年,牛则是20~25年,虽然在野生环境里,他们多半都活不到这个岁数,但至少还有相当机会可以活上好一阵子。相较之下,出于经济考虑,驯化后的肉鸡和肉牛,不过出生几周和几个月,就到了最佳屠宰年龄,于是一命归天。
四、开读美国塞德希尔·穆来纳森 埃尔德·沙菲尔《稀缺 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1-18)
稀缺会俘获大脑。就像饥饿的研究对象日思夜想着食物一样,当我们经历任何一种形式的稀缺时,都会对稀缺的事物全神贯注。我们的思想会自动而强有力地转向未得到满足的需要:对于饥饿的人来说,他们需要食物;对于忙碌的人来说,他们需要亟待完成某项工作的时间;对于缺钱的人来说,他们需要想办法支付每个月的房租;而对于孤独的人来说,他们需要他人的陪伴。稀缺造成的后果,不仅仅是因为我们会因拥有的太少而感到不悦,而是因为它会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会强行侵入我们的思想之中。
我们总是将关注点放在稀缺上,思想总是围着稀缺打转,所以就没有那么多精力投入人生中的其他事物。这不仅仅是一个比喻。关于心智的容量,也就是我们所谓的“带宽”,是可以直接进行测量的。我们可以对影响自己处理信息、做出决策的“流体智力”进行测评,也可以对影响我们行为冲动与否的“执行控制力”进行测评。我们发现,稀缺会降低所有这些带宽的容量,这使我们缺乏洞察力和前瞻性,还会减弱我们的控制力。其影响力非常大。
每当想到“贫穷”这个词,我们就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缺钱;每当想到日理万机的人或孤苦无依的人时,我们就会联想到没时间也没朋友。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各种类型的稀缺都会导致带宽变窄。由于带宽会对各个方面的行为产生影响,因此它的变窄也会引发一系列负面的后果。在稀缺所引发的后果中,有一项尤为重要:稀缺会进一步延续并加剧稀缺。
稀缺会俘获我们的注意力,并带来一点点好处:我们能够在应对迫切需求时,做得更好。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我们的损失更大:我们会忽视其他需要关注的事项,在生活的其他方面变得不那么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