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看待孩子玩医生看病的游戏呢?许多人立刻想到的是,孩子开始对身体好奇了:“我看你的身体,你看我的身体。”医生看病的游戏,是孩子了解自己身体的一种途径,而大人们却感觉很难掌控这类生理知识游戏的尺度。其实不必如临大敌,说到底,这不过是过家家的又一内容。日常家庭生活里发生的种种情形,都会引起孩子的兴趣,他们想知道一切事情的究竟。通过游戏,他们学会了做饭烧菜、清洁整理、上班下班、争吵辩论、看护婴儿。周围发生的一切,他们都看在眼里,学在心里。反复练习这种游戏,孩子会变得越来越自信。
孩子也通过游戏来认识世界。两岁的小家伙把食物扔到地上,为什么我们大人不会感到有趣?因为我们知道地心引力的存在(而且我们又不得不擦地板了)。但作为孩子,他并不知道。食物掉到地上一百次了,他还是看得津津有味。世界对他而言是全新的、有趣的,到处都等着他去发现,包括我们喝止他的表情和声音,对他们也是新奇的经验。
我在前面曾提到过,大孩子将游戏定义为自己与朋友一起做的任何事情,而对学龄前儿童来说,游戏却是他选择去做的任何事情。游戏之所以有魅力,部分原因应归结为这种主动选择。我的侄女蓓丽,在只有6个月大的时候,最喜欢玩的就是自己那个长得像葡萄串的手摇铃,因此她父母称她为“葡萄的老板”。如果做什么你都能主动选择,你就更可能完全投入进去。我女儿上幼儿园大班后,有一段时间不愿意自己穿衣服,我和她都为此感到困扰。她觉得我对她态度不好了,不像以前上小班时一样愿意帮她穿衣服、愿意与她做伴了。而我呢,则认为她明明可以自己做到的事情,现在却在故意找麻烦,不愿合作。她说不清自己被抛弃的感觉,只是一味坚持自己穿不了衣服;我却把这一切理解为无理取闹和偷懒依赖,自己因此也变得很不耐烦——早上还有那么多更重要的事情等着我处理呢。
过了很久我才意识到,唠叨说教的效果最多等于零。有一次,与其说灵机一动,不如说是情急之下,我抓起她的两个布娃娃表演起了玩偶剧。我让一个娃娃满怀恶意地说:“哈哈,她不会自己换衣服吧?她不知道怎么穿衣服啊!”另一个娃娃则颇有信心,愉快地回击说:“她会的,她真的会自己换衣服。”第一个声音又说:“不可能,她只有5岁啊,她不可能会自己换衣服!”这时,艾玛开始自己换衣服,而第一个娃娃正好背对着她没看见:“看哪,她根本不是自己穿的衣服。”第二个娃娃高声反驳:“是她自己穿的!你没看见!”这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却立刻见到了奇效。在这个时候,艾玛不仅自己穿好了衣服,还笑得乐不可支,不再哼哼唧唧了。我也是开怀大笑,不用暴跳如雷地催她了。
玩了几次以后,她已经养成自己换衣服的习惯,我不用每天早上都演一回这个玩偶剧了。之后偶尔有几次,她直截了当(不是哭哭啼啼地)对我要求说:“爸爸,来玩那个说我不会换衣服的娃娃游戏吧!”游戏不仅让我们两人解除了对立,重新享受欢乐,更为艾玛建立了信心。一旦走出了内心的孤独和对抗,她的成长之路就更加开阔。
当然,在收获这个结果之前,我肯定要投入一些时间。很多父母都会说,哪有那么多时间总和孩子玩游戏?但是只要仔细算一算,就会发现游戏的投入产出比是非常高的。就拿我来说,以前花在唠叨、发脾气以及不停催促上的时间,加在一起可比游戏的时间多出太多了。
经常受挫的孩子,或者无法通过游戏获得掌控感的孩子,通常会陷入一种困境,我们称之为“无力感的堡垒”。草地和球场固然充满魅力,但要出去享受外面的世界,是需要勇气和自信的。深陷于无力感的孩子,无法自由地玩耍游戏,显得懦弱而无助。有时,他们也许会表现得胆大包天、任意妄为,但内心深处却是极度的无力感。如果孩子担心受伤,害怕被拒绝,对这个世界缺乏探索的信心,那么他就会逃避:“我不想要……”“我不会……”“蒂米在打我!”这些都是他们的口头禅。
无力感的表现形式,有时也确实令人困惑。就像一位妈妈告诉我说:“你说我的孩子无力,可是为什么他在学校里打人,连老师也怕他,只能请家长?”无力感是一个防卫森严的堡垒,能够将自己藏得严严实实,而先发制人、对别人进行攻击也是防卫方式之一:“我讨厌你!吃我一记(踢人一脚,咬人一口,推人一把……)!”“你是个大笨蛋!”“都得听我的,我才跟你们玩!”
要想治愈这些孩子的无力症,我们的方法就是:全身心地与孩子一起游戏,帮助他们走出困境、建立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