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我总结
参加完上一期之后,脑海里已经对一个品牌方案有了具体的了解,在接到一个任务的时候,开始分析以及归类,然后列出方案大纲,确保自己不会漏掉一些大点,有目的地去寻找对应的答案。
1、竞品分析,找相同品类的,再找彩妆品类,以及带有环保理念的
2、环保近年来也是一个热度,所以也找了一些关于制造业(化妆刷生产属于制造业)环保的相关资料,它也会成为Z世代消费潜意识
3、对于自身分析这一块,数次使用SWOT,帮助梳理品牌在市场中的位置,在后面的定位中起到作用,确保方向的不偏离。但是,这一块还需要再熟悉运用
4、目标人群,主要是回想自己平时的观察,以及采访了身边朋友,还有反问自己为什么会用化妆刷以及感受,再从小红书中,看一些博主是怎么推荐的。
5、品牌屋是一个非常严谨有逻辑的,每一个点都不是废话,一稿的时候有一个点和下面的支撑点脱离了,在lulu的提示下,重新倒推。但在品牌屋,仍然需要再有逻辑地思考,而且是要清晰,让上下都是有理有据的。
6、产品系,根据了创始人艺术家身份,在这一块可以明显体现出来,并且是对品牌名称的延续,在网上查找莫奈的作品,再把自己放入其中,所以最后选择了几个意象场景作为产品系名称。
通过对优秀作业,总结出自己不足的点以及优化
1、一个点的深入挖掘,比如创始人是艺术家,那她的风格呢?
2、学会去利用数据搜集,来做更多的支撑。一些关键词的搜索
3、在落地执行上,给品牌方更多的参考,也有利于我们定位的一个具体呈现。
4、在品牌方向上,我觉得自己还是不够扩散,会容易局限或卡住在一个点上,这个要怎么解决呢?
5、逻辑衔接还不够强,在支撑点上还需要再加强,让整个方案看起来是有理有据,具有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