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下班长通勤的地铁上了,三趟车一个多小时,倒腾来倒腾去,下班路上又饿又低能量,手机刷厌了,聊天聊烦了,心里装满了乱七八糟的情绪,眼前是姿态各异同样疲惫的打工人。
想来已经很久没什么娱乐了,不是工作多忙,而是提不起兴致,又时常伴随焦虑。手指头在常用app上逡巡一圈,哪个都不想点开。
这个时候应该读点书,一想到白天看了一天的白纸黑字,现在还要看,看了就会忍不住去关注结构排版设计,很难沉下心来。
又想点开电影看看,周遭嘈杂缺少仪式感,现实题材的嫌沉重,简单快乐的又不想一个人看,于是也作罢了。
正是这种情况实在太多某音某薯某宝某多多才会那么火,里面的内容短平快,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不需要太多连贯思考,也不需要太集中注意力,看到喜欢的东西又可立刻将憋闷的情绪转化成物欲发泄掉,只需轻轻点下购买键,一件可以占据几天注意力的物件已经在路上了。
芜杂填满又拖拉掏空的现代人,早已不仅仅是古人说的酒肉穿肠了,由内而外虚弱空疏,快不起来,停不下来。
每次瑜伽课之前老师会带我们唱颂,目的一个是向上师致敬,一个是让心静下来,思绪停下来。
当向外太多已经出现枯竭感,身体和精神便提示我们向内了。描述内心的声音,感受身体的变化,安住当下。
总想做点什么,又不知道做什么时,可以什么都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