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为阅读基本原理以及方式,下一节内容为,碎片化阅读。
1.了解大脑偏好
(1)简洁化
大脑喜欢简洁化的,不喜欢复杂化的。
复杂的书,密密麻麻的笔记,大脑会本能地产生抗拒,如果我们在笔记中用很清晰、很简洁的示意图来记录这本书的核心观点,大脑就会特别喜欢这种手绘的笔记,因为它一下子就能看到重点。
(2)结构性强
大脑喜欢结构性强的东西。结构越清晰的,大脑就越容易记住。
(3)图像化
大脑还有一个偏好,就是喜欢图像化的东西,也就是说,大脑喜欢看图。
(4)奖励自己
大脑最后的一个特点就是有奖励自己的偏好。
奖励不是单单的外在奖励,玩把游戏,吃顿大餐,我们要多多寻找内部的激励。让大脑觉得好玩,增强执行的资源。
2.控制好精力
实际上,时间管理的本质就是精力管理。精力是有限的。每天早上起来,这块蓄电池是充满电的状态。在一天中,电量会因为各种事情不断地被消耗。如果我们在晚上下班以后再去读书,就会发现很难进入阅读状态。
确定你的角色和情景
你是蜂鸟体质,还是夜莺体质,抑或是蜜蜂体质?
你平时有哪些角色?
你的时间主要用在哪里?
你的阅读时间在什么时候?
早起1小时可能吗?
说到精力,就要了解我们每天都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我们的精力在早中晚的时候都是什么样?压力和生产力的曲线,每个人都不一样。有的人可能早上精力充沛,有的人则是晚上,所以我们必须找到一个特别舒服的阅读状态——在精力充沛的时间段阅读,才能够达到好的效果。
不要在精力疲惫的时候阅读,效果会很差,还会产生抗拒情绪。
3.利用好你的注意力
为什么那么多人说话都听不见,而别人一叫我们的名字,就能一下子引起我们的注意?因为大脑对自己关心的事情会特别在意。
所以在阅读的时候,标记的是一些关键词,或者一些重要的内容。我们简单标记之后,就可以一目了然的了解到重点。
在仔细阅读一本书之前
在目录和序言里
确定有哪些关键词需要关注
关于考试类型的书也是这样。当我们看完考试大纲之后,把重点的、可能考到的、需要去强化记忆的地方标注出来,这相当于我们考试前老师所画的重点内容。
4.提升你的专注力
在特定的时间段里,只专注于做一件事情是特别重要的。如果同时做很多事,大脑就会很纠结,理性脑和感性脑会把事情复杂化,从而放弃。一次只做一件事,把这一件事做好。可以用番茄钟。番茄钟25分钟,5分钟的时间不是用来休息的,是用来短暂的复盘这25分钟之内的学习效果,把总结出来的,用到下一次专注中。
5.锻炼你的记忆力
反复地测试、练习、记忆。当我们知道了记忆原理之后,就会发现阅读也是一样。
把接收到的信息进一步处理,内化成自己的东西,才能得到长期记忆。
复杂的知识,第一遍可能会生涩难懂,第二遍就会熟悉很多,第三遍会发现比第二遍更加熟练。我们需要做的就是重复,有目的的重复。最好是有分享方式。每次分享,也是重复的过程。
6.面对压力
我们的问题是,会的太少,想要的太多,能力不足,自然会有压力。
处理这种压力,有个好办法,那就是:心流。一旦进入心流的状态,我们就会很容易沉浸其中,不觉得疲倦。这些事情有些难度和压力,但是我应付得来。
如果压力太大,可以先从基础的入手,慢慢增加难度。慢慢从舒适圈里走出来,也不会觉得特别困难。
7.养成阅读习惯
要养成阅读的习惯。当习惯养成之后,阅读就很容易了。
——以上为《洋葱阅读法》第一章内容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