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霸凌一直存在,很多美国电影都有描写过这样的事情,也许我是个女孩子,也属于比较乖巧的,所以小时候没有遭遇过校园霸凌这种情况,最多的是在新闻报道中见到这些事情。而今年一篇题为《每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我要陪他向校园霸凌说NO》的文章在网上广泛传播。文章作者称,自己是一位母亲,儿子是中关村二小的学生,刚刚满10周岁,在学校遭遇校园霸凌。这篇文章中写到了校园霸凌的始末,以及得知事情后这位家长的努力还有学校的做法,看完后暗暗心惊,小孩子遭遇霸凌后身心都受到了严重的伤害,学校里的领导和老师却认为这是一个“过分的玩笑”,在这位家长想要讨回公道的时候,学校领导居然直言辱骂家长,就是因为这些人的做法才导致校园霸凌越来越严重,而且事件发生主角的年龄也越来越小。孩子是祖国的将来,请认真对待校园霸凌事件。
最近几年不是有心关注,但我还是看到很多校园霸凌的报道,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个女孩子被其他女生围着打,还被扒光了衣服,有人把这段视频放到了网上,但是后续结果却是没有报道出来,我所知道的大部分是针对这方面的社会舆论,那现在想想也许是大家对这个事情没有认真对待。今天刚刚也看到一个视频,这个事件是个悲剧,一个小孩子因为受到校园霸凌最终喝了毒性农药,送到医院没有抢救过来,小孩子留下了遗书,根据调查发现小孩子一年里是受到室友的毒打,危险,最后受不了了。我看完视频后被震惊到了,不仅仅是室友的年龄都是小学生,更是因为小孩子讲受到欺负的事情告诉了家长和老师,但是这两方都没有重视,恰恰这两方是孩子的依托,依托失去了,小孩子绝望了,所以走到了末路。
校园霸凌的产生是多方面主体行为的结果。
第一是霸凌行为的实施者和受害者。霸凌行为的实施者分为两种,第一种是主动型,这种类型的学生自私霸道,以自我为中心,自认为是“老大”,倾向于用暴力使人屈服,对受害同学缺少同理心。第二种是被动型,看见欺凌者的暴力行为得逞,于是协助及附和欺凌者,有些孩子是借此保护自己,免受欺凌,看见欺凌者欺凌同学后,嘲笑受害者。而容易成为霸凌对象的孩子通常是性格内向或者是表现特别突出的,或者是逆霸凌对象。性格内向的人通常容易被孤立。这类人常被较为强势的学生欺负。因为这类人一般没有可以为他们撑腰的集体,性格也比较怯弱,一般情况下会因害怕而隐忍,接受被霸凌。而表现特别突出的孩子容易被人嫉妒,而这类人如果不在乎其他人的感受,一味的表现自己,就容易引起校园中一些小集体人的反感,进而被欺负。而逆霸凌这类人遭受霸凌主要是因为他们曾经是霸凌的施行方,对方为了寻仇,讨回公道而实行的报复。
就像《每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我要陪他向校园霸凌说NO》这片文章写的“孩子之所以是孩子,不仅因为他们没有自我保护能力,你不告诉他那是恶,他能把别人逼死。你不告诉他要反抗,他能被别人逼死”,所以针对小孩子的教育要从小开始,不仅仅是在学识上面的,更是要在品行上的,既要教小孩子善良,拥有同理心,友好对待他人,也要教会小孩子受到欺负后如何采取正确的行动。
第二是家长。这个是要涉及霸凌行为实施者和受害者双方的家长,小孩子犯错了,家长及时纠正可以大大减少这种事件的发生,但实际情况却是家长对霸凌这种行为也没有足够重视。
一般家长因为事情繁忙对孩子关注不够,受害者回家后一般都会向父母亲讲自己遭受到的事情,这个时候家长要重视起来,去学校调查清楚,如果孩子住校,这个时候最好要孩子回家住。如果家长这个时候不重视,不管的话,那么孩子就失去希望了,在孩子的世界里面他能够依靠的东西太少。而施暴者的家长知道这个消息之后,要及时纠正施暴孩子的行为,不要为孩子开脱,家长是榜样,如果家长不采取正确的行为指导,施暴的孩子无法认知自己的错误行为,甚至认为自己的行为是有人撑腰的,那么就会继续进行霸凌行为。生命只有一条,一旦失去就没有了,小孩子需要得到家长的正确引导。
第三就是学校以及相关教育部门。家长和社会将孩子交到了学校的手中,学校至少要为孩子的生命安全做出努力。的确,大家无法要求学校将每一个孩子都教育得优秀,但是已经出现的危险学校应该及时察觉,采取措施避免悲剧的发生。就像《每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我要陪他向校园霸凌说NO》这片文章写到的,在家长发现霸凌行为的时候,学校的行为不是积极去改善,帮助孩子反而是想要息事宁人,在家长要讨回公道的时候,却是辱骂家长,一再阻挠,大概因为不是自己的孩子,这是学校、教育部门应有的态度吗?学校的态度不应该是对一切校园霸凌行为零容忍,不迁就,不马虎吗?只要学校能够重视起校园霸凌,相信很多悲剧都可以被避免。
我国以前对校园霸凌重视不过,但是现在已经开始有所改变,以前相信人之初性本善,但现在更相信人之初性本恶,正是教育让人变得越来越好。不要因为孩子小就不重视,孩子是祖国将来,所以请认真对待校园霸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