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上次生病以后(不知道是阳了还是没阳),时隔10天左右,儿子又开始咳嗽了。起初的情况是,有痰咳嗽,咳嗽了两天,到第三天晚上状态不太好,没有胃口,晚上睡觉的时候开始发烧了。用了退烧药,第二天状态好转,白天没有发烧。但是到了晚上,又发烧了,胃口不好,没有精神。于是当天晚上去了医院看急诊,医生初步诊断是病毒感染,怀疑是流感(甲流)。用了奥司他韦,配合咳嗽药和蒲地蓝消炎药,但是奥司他韦能勉强吃,而咳嗽药和蒲地蓝吃不下去。儿子在吐药的时候,我很生气失望,儿子眼神和语气很无辜,很可怜,“爸爸,太大口了”。可怜的儿子,我心疼,无助,紧紧抱着他,心里万般祈祷:上天啊,不要折磨可怜的小孩了。
然而,上天似乎并没有听到祈祷,吃了药的儿子状态并没有好转,咳嗽更加严重,晚上继续发烧,吃东西吐,乖巧懂事的孩子,这个时候我说“儿子,爸爸带你一起战胜病毒吧”。他也能很认真地答应下来,但是咳嗽发烧呕吐实在太痛苦了(吃过的所有的东西全部吐完)。我的心全部碎完,在这个时候儿子除了我没有任何依靠,而我除了我自己也不知道依靠谁。抱着儿子,流泪,抱着儿子,祈祷…
第二天,没有任何犹豫,带着儿子来到了医院,医生诊断是肺炎,但是片子上看到的是“支气管炎”。医生的解释是,听诊会比片子要早感知到病情,片子上看到病情是需要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才能显示。于是,办理住院,之前也预感到,医院小孩住院比较多,但是到了住院楼,却也是万万没想到,病房爆满,走廊堆满,连坐的地方都没有,此时此刻唯有无助地呆坐在医生办公室(医生办公室原则上是不允许太多的病人和病人家属进入的)。说句实话,这个时候很希望有自己的亲戚朋友是儿科的医护人员,可以帮忙,让儿子可以顺利的入院。然而,现实是只能在无助地独自等待。
好不容易,安排到了一个走廊床位,虽说条件艰苦点,但是总算给儿子安排上课检查和治疗。在检查和治疗的过程中,儿子也懂事,配合各种检查和治疗,特别是在小孩最怕的扎针,表现得极其乖巧,不哭不闹,这种乖巧背后,我知道是太多的痛苦和无奈(想象一下,一个4岁的小孩本应该对打针吃药害怕的年纪,却乖巧地做了同龄人不做的事,这是一种可怜)。大半天的折腾,儿子经历了,消炎药引起的高热,也顺利地得到了降温。但是,由于高热,儿子的精神状态就非常不好,一直是处于醒来咳嗽,无精神状态就昏睡。一天下来只喝水,不吃东西,吃药也不配合。而在这个时候,我起初也是耐心地去引导,然而儿子太痛苦了,根本听不下去了,特别是到晚上,回到家又困又痛,很想睡觉,然而我却硬拉他起来做雾化,吃药,儿子坚挺着做了雾化,然而吃药就不配合了,吃了一点就吐了,然而这个时候我觉没有耐心地发火了,毁天灭地地发火,抱怨生活的痛苦,命运的不公,呼天抢地,儿子也委屈地跟着哭了起来,自责,无助,懊恼…各种悲伤的情绪涌上来,我又抱着儿子一起痛哭了。然而,最终也是无可奈何地哄着儿子去睡觉,儿子半咳嗽,半睡觉地,持续了一夜,我也在无可奈何中迷迷糊糊地过了下半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