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生活在快乐中,也就是要被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所包围,因为快乐是来自于对美好事物的本能反应。这同样也就说明了美的事物也就是指那些能给自己带来快乐的事物,而那些不能给自己带来快乐的事物自然也就是普通的、丑陋的。就像水果中的榴莲,对喜欢的人来说就是水果之王,是美的存在,对于不喜欢的人来说,就是最臭水果。
所以美丑并不取决于事物本身,而是取决于自己对事物的感受,也就才有了情人眼里出西施的说法,只不过我们人的情感是相通的,对于真正的大美,像黄山的日出,九寨沟的水,对每个人来说肯定就都是美的。
但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多数事物都是平凡普通的,那么在这些普通的事物中会有美好存在吗?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就得搞清楚我们是如何去发现美的。就像当我们看见帅哥美女时,首先就会根据外表做出评判,身材苗条、身高达标、雪肤花貌就是美的。
所以会发现,我们多数的美好事物都是靠对比得出的,我们会把对方与心中早就存在的标准做比较,符合标准的就是美的,不符合就是丑的,又或是我们会拿当下的事物与曾经见过的美好事物做对比,也就有了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感慨。
有了对比就一定会存在对立,因为有美就会有丑,所以无论我们付出多少努力去发现美,就永远都会与丑相伴,人生必然就会是苦乐参半的。那么在对比中我们能发现真正的美吗?美除了对比还有更好的打开方式吗?
如果我们在面对事物时,不做任何比较,只是全然的观察事物本身,也就是不带有任何思想的观察,这会发生什么呢?
就像我们在观赏晚霞时,我们就只是静静地看,不带有任何思想,那么在当下的这一刻就只有晚霞本身,也就没有了观者我,和被观之物晚霞之间的界分。我与晚霞也就是融为一体的,此时的晚霞即我,我即晚霞,也就达到了庄周梦蝶式的物我两忘。在这样的状态下,自然就不会有任何的局限和烦恼,我们感受到的就是无限的寂静和喜悦,这种让我们物我两忘的境界也就是大美。
虽然我们很难在普通的事物上体会到这样的大美,但是当我们心中没有了对比,只是全观于当下的所有事物,我们的心灵也就不会有美与丑之间的对立,有的就只是事物本身,这样就不会产生该物是美或是丑的概念,我们的心灵也就不会有冲突,心灵也就是寂静的。寂静的心灵也就是安宁快乐的,当我们快乐时,我们所面对的事物自然也就是美好的。
所以要发现生活中更多的美好事物,关键就在于我们要去提升自己的感知力,让自己能全观于每一个当下,我们也就能体验到每一个当下的美。正如雕塑家罗丹所说: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不过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缺少发现美的心灵,当我们的心灵自身就是安宁的存在时,我们也就能全观于每一个当下,当下的事物自然也就是美的,就像我们都有过的经历,在自己开心的时候,我们看啥就都会是顺眼的,但是在我们心情低落的时候,看啥就都不会顺眼,这也就是我们所讲的,外在的事物都是我们内在的投射,所以只要我们的心灵充满了安宁,外在的多数事物就都会是美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