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华杉 来源:正和岛
企业家要向以孙子兵法和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智慧学什么? 我想就学两个字:不败。
如果要在这两个字前面再加上一个时间期限,我希望是—— 一生不败。
怎样才能一生不败呢?就是孙子兵法的不败之道,和儒家的王道思想。
先讲《孙子兵法》:很多人认为《孙子兵法》很神秘,实际上它非常简单,就是最基本的战略和战术原则;
是抓基本面,而不是人们以为的“兵不厌诈”“兵以诈立”或者说“兵者,诡道也”。如果兵以诈立,企业家就不用学《孙子兵法》了,因为企业不能以诈立。
“兵者,诡道也”, 就相当于“踢足球,假动作也”,每个动作都包含有假动作,但赢球还是靠体能、靠技术、靠战术、靠指挥、靠团队,不能说是靠假动作。
“NO ZUO NO DIE”(不作死就不会死),就是《孙子兵法》最核心的秘密,我用三句话来解释:
1. 兵法首先不是战法,而是不战之法。
2. 不是战胜之法,而是不败之法。
3. 不是打败敌人之法,而是等待敌人自己败之法。如果敌人自己不败,其他人用《孙子兵法》也拿他没办法,每个人都只能自己修道保法。
《孙子兵法》英文名叫ART OF WAR,战争的艺术,其实他首先是ART OF PEACE,和平的艺术。为什么呢?因为孙子兵法是先讲不要打,实在是非打不可了,才开始讲怎么打。
《孙子兵法》十三篇,前三篇都是再三讲不要打。
第一篇讲如果你想发动战争,打之前先算一算,有没有胜算,没有胜算,明摆着打不赢,就不要打。
第二篇讲有胜算,打得赢,但是,再算一算,战争的代价,如果成本太高,打不起,还是不要打。
第三篇,打得赢,也打得起,但是等一等,再想一想,能不能不用打,用别的方式解决,这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所以,
前三篇,都是在讲:不要打!不要打!不要打!
第四篇才开始真正讨论怎么打。
第一篇叫“计篇”,
这个“计”,不是奇谋诡计的“计”,也不是计划的“计”,
而是“计算”的“计”,打之前,计算一下双方实力对比,有没有胜算。
计算哪些呢?
“五事七计”,五个方面、七个科目。
五事,是道、天、地、将、法。
七计,是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
就是比较敌我双方的政治、天时、地利、人才和法治。
所以孙子的计,相当于咱们现代管理学讲的SWOT分析——比较敌我双方的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
计算的目的是什么呢?
为了知胜。
很多企业家都喜欢冒险,
一是因为欲望驱使,
二是人性的弱点—— 一厢情愿,他相信自己能成功,只不过是符合他的期望而已。
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
或许你冒险一百次都成功了,但一次失败就输掉了所有。
这样的例子太多了,搞到一千亿,一万亿,突然他倒台了,是时运不济吗?
还是因为他本身做的就是高风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