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项研究调查一百多名大学生,通过从0到一百的排序,评估他们实现愿望的可能性大小,每个人都需要写出四个有关于愿望实现的积极乐观的词语,比如说:感到被需要啊,希望陪伴彼此,时间更多。还有四个消极词汇。
而我的愿望实现积极关键词是:
利他,被需要,财务自由,经济独立
消极关键词是:
没钱,没时间,不够自律,心态容易失控
通过幻想两个积极的未来场景,然后再跳转到两个消极词汇上。就像我想要变成一个很优秀的,有很多自由时间的大法官,但是我现在的知识存量还不够,而且遇到困难总想逃避。
这个技巧叫做—心理比对。我把他称为机会评估,也就是通过这么一个比对分析,问问自己:这个事情我有机会成功吗?
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你的梦想就会有较大实现可能性。就看你能否扫除你在实现愿望路上的障碍,进而实现自己的梦想。
第二个问题是—你为什么要努力?
通过问自己为什么?寻求why的本质,进而找到how的动力。
举个例子—
我错过了一场很重要的工作面试,很烦-》为什么会错过?
因为我时间记错了-》既然重要,为什么不用一些外力提醒自己呢?
因为我其实并不大想去面试,所以就错过了时间-》为什么要逃避面试?
因为我很怕面试失败
如此一来,你就能发现自己的问题在于缺少面试经验。而当下最需要的就是多练多面试。直面挑战,才能无所畏惧!
紧接着第三个问题:你能否接受失败?
我的回答是不能!
但有句话说:享受过程,不要在乎结果。得失心太重,往往得不到最想要的。
拥有成长性思维的人,会在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为下次成功做好准备。
不是自己不努力,而是在努力的路上,你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认知、心态;唯有不断迭代升级,才能突破自己,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