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故事发生的典型环境
---读《红楼梦》第三回“林黛玉进贾府”
把理解典型环境确定为教学目的。
写小说如同演戏,演戏要有演员和舞台,写小说也要有“演员”和“舞台”。小说中的“演员”就是小说中描写的人物;小说中的“舞台”就是小说中描写的环境。《林黛玉进贾府》一文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这一回是《红楼梦》全书序幕的一个组成部分,写这一回的目的是给“演员”们搭个唱戏的台子,换句话说就是给人物活动布置一个环境。作者在这一回中通过林黛玉的眼睛从外向里地详细地描绘了贾府的布局,因此教学应该体现作者的这一写作目的,把环境描写确定为讲授这篇文章的一个教学目的。
写作《林黛进贾府》一节的目的是向读者直接展现贾府的布局。作者描写这一布局是通过林黛玉的行踪来组织材料的,林黛玉所到之处不但有物,而且有人,因此也要描写人物。所以文章常常暂时中断环境布局的描写而穿插对人物的描写。这样从表面上看对布局的描写是断断续续的,有时似乎是杂乱的,但若理解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就能清晰地描绘出贾府的布局。因此,为了更好地把握文章的结构也必须把环境布局确定为教学目的。
不少教师在讲解《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时,往往在人物分析上下的功夫“太大”。把文章中的几个重要人物的性格作了不适当的概括。例如对王熙凤的性格概括为巧于逢迎,极善做作,当面一把火,背后一把刀等等,对贾宝玉特别强调是封建社会的叛逆等等。这样概括,不是从课文中对人物的具体描写出发,而是从教师头脑中对《红楼梦》的人物理解出发,利用有限的材料作出了拔高式的概括。这样分析人物让学生觉得难以模仿,难以举一反三。目前教师们的这种讲法也是因为没有准确地确定这篇文章的教学目的的缘故。的确作者在这一回里描写了几个重要人物,写得也很有光彩,但总的看来这些人物还是像照片一样缺乏立体感。作者只是对他们作了初步的、伏笔式的描写,人物性格在这些平面似的小照里还不完整。作者只是让他们亮亮相,为他们性格发展作些伏笔式描写。作者的这种写法也是由第三回的写作目的所决定的,因此我们只有准确地确定该节的教学目的才能对人物性格作出恰当的分析。
通过以上几点分析,把环境描写确定为《林黛玉进贾府》的教学目的是十分正确的。
分析文章描写的典型环境,弄清贾府的布局。
贾府的布局描写与人物描写是穿插进行的。在讲授时应沿着林黛玉的行踪这条线索,紧紧抓住布局和人物两个侧面按段进行整理。在整理布局时暂时不要顾及人物描写的段落,一口气把环境描写部分讲完。在讲解人物性格时,暂时也把有关环境描写的段落放到一边,一口气把人物描写部分讲完。在分别讲解布局和人物后还要强调布局描写是这一回写作的主要目的,使学生对课文有个深刻的理解。
文章一共写了26段,与环境布局描写有关的有12段。其中第一段是间接写,是铺垫,从侧面写贾府的显赫。第25和26段是为下文展开故事作准备的,是过渡性的段落。直接描写贾府环境布局的10段。教师应把这10段放在一起进行讲析。
第2段从贾府座落的街市写到贾母的住处。具体写了贾府座落在繁华的街市;气派的大门;进门行进的路线;垂花门;抄手游廊;穿堂;当地的大插屏;后面的三间小厅;厅后的五间大正房及外面的布置。
第11段写大舅的住处。具体写了大舅住处的位置;该住处的小巧别致的特点,告诉读者这里是荣府花园隔断过来的。略写。
第13、14两段写轩昂壮丽的荣禧堂。具体写了荣禧堂的位置,牌匾,对联,摆设,建筑物的壮丽。详写。
第15、16两段写王夫人的住处。具体写该处的位置、摆设。也是详写。
第19段写凤姐的住处。具体写了位置。略写。
第20段写了贾母后院吃饭的地方。具体写了用餐前后的情景。
所以,可以让学生将文字描写的贾府布局用图画的方式描绘出来。这样学生脑子里就初步有了贾府的布局,这对学生理解作品是有很大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