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在准备搬家。本以为自己没多少东西,结果收拾出来好多超出预期的东西,我跟自己说,这是一个“断舍离”的好机会,新家就算不能做到空无一物的极简,至少也要让所有杂物只在一个小范围内存放,并且整整齐齐,比如这样:
于是,在上网刷了100多篇家居、收纳文章之后,我的几个购物软件里存放了上百件收纳用品:各种型号的收纳箱、整理袋、抽屉、瓶瓶罐罐……在某一天我的橙色软件提示我购物车超载。
这个提示框让我惊出一身冷汗!我本来准备要“断舍离”的,怎么变成了大型种草现场?这一段时间以来我做的各种“研究”、这些时间精力都花在了什么地方?如果不是为了搬家后方便收快递,我这个“家里杂物太多太乱”的问题能被这些收纳物品解决吗?还是这些东西反而会成为负担扩大问题?
按照《你的灯亮着吗》这本书的观点,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我在解决的并不是“真问题”,而是陷入到了自己的思维陷阱中。
所有解决问题的方法论都会告诉我们,解决问题是从定义问题开始的,定义问题之后就可以开始按照各种角度去分析问题、制定解决方案、行动……而《你的灯亮着吗》这本书最大的特色在于,整本书都在做同一件事——定义问题、再定义问题、不断的定义问题。
你永远无法确定已经找到的问题定义是否正确,但是永远不要停下寻找正确定义的脚步。
为什么要这样严谨的定义问题?我们被迫勤劳实则懒惰的大脑会为了减少自己的工作量而欺骗我们,带着我们进入各种思维的陷阱。
只要有机可乘,我们总是会一开始就把问题理解成最令人感到舒服的那种含义。
“最令人感到舒服”的问题是什么?那就是已经有答案的问题。于是当我们感受到了一个问题,比如我看到自己经过几轮断舍离后仍然凌乱的杂物后感受到的“好多!好乱!”,我的大脑便自动为这个问题找到了“收拾整齐”这个最简单的答案,并且根据这个答案把问题定义成了“如何让杂物整整齐齐”。在浏览了大量文章后,所有整理收纳方法中“把杂物放到盒子里”是最简单的了,于是大脑自动选择“买买买”,并且再进一步,“如何让杂物整整齐齐”这个问题又被再次定义为“什么收纳工具能放到家中的各个角落”。就这样,本来只是想让杂物变得简化并有序,结果演变成了收纳工具的购物。
当你有了一个问题,在去解决、去行动之前,可以先停一下,假设自己是一个非常挑剔的甲方,问问那个提出解决方案的自己,“问题真的是你理解的这样吗?”
事实上,对于那些准备致力于解决问题的人来说,最重要的一条规则就是:
如果你不能根据对问题的理解想出至少三个有可能出错的地方,那你就没有真正理解这个问题。
在任何一个问题定义中,都有几百个点有可能被忽略。如果连三个疑点都找不出来,只能说你不会思考,或者根本不愿意思考。
看到杂物凌乱就要买适合的收纳工具的我,可能会被质疑:
1,收纳工具属于需要整理收纳的“杂物”吗?
2,为什么认为杂物“多”?多少是适合的?
3,杂物不能凌乱吗?有没有可以容忍“凌乱”的条件?
……
于是,意识到这些疑问,我选购收纳工具的手就会停下来,再次思考我到底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看到这个图,你能想到的一个非常常见的东西是什么?(问题1)
也许你会脱口而出:“一个圆”。
如果换个说法:这个图是一个东西,它是什么?(问题2)
或者说:图中是一个常见的东西,它是什么?(问题3)
在回答后面的问题时,可能你开始犹豫、开始更多的思考,开始出现其它答案。
在本书作者所做的真实测试中,问题1的回答绝大多数都是“圆”,问题2和问题3回答“圆”的比例逐渐下降。只是差了“非常”、“常见”这两个词,为什么答案就会不同?
因为对问题的理解没有在同一层面上。对于问题1,大多人因为“非常常见”,而把这个图形定义在几何图形这个层面,而当把“非常”、“常见”这些限定词语去掉,有些人对问题的理解就到了更多多样复杂的生活用品等层面,而有些人的理解仍然停留在几何图形。
于是,当我们解决问题之前停下来质疑了自己对问题的理解之后,我们可以再向那个要解决问题的自己挑战:
“你能在更高或者更深入的层面理解这个问题吗?”
收纳杂物这个问题,如果向“物品”的更深层面去理解,就不仅仅是杂物放在哪里的问题,而是关于什么杂物是必备的、多少数量是合适的……等等这些杂物本身“存在的意义”的问题。如果在这个层面上去解决问题,我的终极目标就是“空无一物”。
如果把这个问题再换一个方向去理解,杂物一定需要收纳吗?是不是可以接受有部分杂物放在外面?这也许就会深入到“我能否接纳凌乱”这样一个“人”的层面。那么我能否接纳呢?答案是对于日常使用频度高的必备物品,我是可以接受它们在每类物品的使用场地里的凌乱的。比如化妆品无需整齐的按大小和用途分类存放,只要占用洗漱区的一个角落就可以了;冰箱里的食物也无需都放在大小一致的保鲜盒子里,只要不会让冰箱满得关不上就可以了。
如此一来,“杂物收纳”这个问题需要解决的范围就大大的减少,也就无需购买种类繁多的收纳工具了。搬家后我的任务不是先清空购物车“买买买”,而是先整理现有的物品,把它们摆放在各自的高频使用地点。
当然,在搬家后开始这项工作之前,我还需要再次定义自己和杂物之间的问题:
“你对问题有了新的理解吗?问题的背景有了新的变化吗?”
就像书中所说:
当你拖着沉重的步伐沿着定义问题的道路前行时,要时不时回头看看,确认自己有没有迷路。
比如,如果我对疫情封闭小区的风险判断升级,我对杂物的临时数量要求就会增加而对这些临时增加的物品就不会有“能收到看不到的地方去”这种要求;如果我决定买一个扫地机器人,我就会提出“尽可能不要在地面上有物品摆放”这样的新要求。
你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一次次深入的定义问题,不断的确认你的灯还亮着,才不会迷失方向,到达解决问题的终点。这三个问题你还记得吗?
1,“问题真的是你理解的这样吗?”
2,“你能在更高或者更深入的层面理解这个问题吗?”
3,“你对问题有了新的理解吗?问题的背景有了新的变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