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抓基本笔画
每一个笔画都有对应的起笔,运笔收笔,一年级的小朋友刚刚接触,我们可以给他编成各种儿歌,帮助孩子在快乐中记住基本笔画的书写:
横:起笔斜斜按,左低右高行,收笔轻轻按。
悬针竖:起笔斜斜按,直直竖下来,轻轻提起笔,尾巴尖又尖。
垂露竖:起笔斜斜按,直直竖下来,轻轻向上回。
撇:起笔斜斜按,往左撇下来,轻轻提起笔,尾巴尖又尖。
捺:起笔不用按,直接右下滑,行笔轻到重,捺脚平又尖。
点:直接起笔按,收笔把锋藏。
横折:横到转折处,先往右下按,竖再往左斜。
横钩:横到出钩处,先往右下按,提笔向内钩。
竖折:竖到转折处,稍稍作停顿,再往右平横。
竖提:竖画直而正,竖尾先停顿,提向右上方。
竖弯:下笔写短竖,圆转写短横,收笔轻轻回
竖钩:竖画直而正,竖尾先左停,钩向左上方。
弯钩:竖画先右下,而后改左下,起与钩对齐。
卧钩:先向右下起,圆转右平行,向左上出钩。
撇折:起笔斜斜按,往左撇下来,竖尾先停顿,提向右上方。
横撇:横到转折处,先往右下按,往左撇下来,轻轻提起笔。
竖弯钩:起笔斜斜按,稍向左倾斜,转弯要圆润,收笔向上钩。
横折弯钩:右按先往里,拐个小圆弯,尾巴要舒展。
横斜钩:右按先往里,拐个大圆弯,提笔出尖钩。
2.抓重点生字
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如果我们一节课把所有生字都讲完,学生容易消化不良,那么我们可以把每课的生字分为两课时进行教学,同一课时的生字往往要有共同的特点,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在备课时去发现生字的共同特点,比如说有的生字偏旁一样,有的生字都有共同的某一部分,我们可以把它作为一类生字,对孩子进行教学。
3.抓写字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有的学生不是写不好,字是缺乏写字的态度,下笔匆匆,只求快点写完连笔画都没有写好口字类似一个圆圈,完全没有汉字方正的美感。如果一年级没有养成提笔即练字的态度,没有打好基础到高年级肯定更不好,一年级说白了就是练写字的态度。
4.抓写字准备
课前准备大家都知道,但很少关注写字准备,试想,学生拿出一支没有削尖的笔,写出来的字又粗又黑,毫无美感,如何谈练字?有的同学连笔都没有,要么不见了,要么忘记带了,写字时匆匆忙忙的跟同学借一只不合手的笔,借不到笔的同学就只能等待老师救援,这些问题教师没有及时发现,没有及时管理,练字就是无用功。
5. 抓写字大小
一年级学生刚开始在田字格里写字,我们可以告诉学生要写在田字格中间,四周留有空隙不能碰到边缘,在田字格里写字的好处显而易见,学生能快速找到笔画的位置,写出来的字,写出字的基本结构,写了一段时间后,学生可以用方格本试着练习,刚在方格本上写,学生的字容易受田字格影响偏大,我们要告诉学生适应方格本的大小,字也要写在中间,笔画不能出格,然后慢慢的脱离方格,在横线上写字。
6.抓写字习惯
一个生字该怎么写,教师要范写,学生要观察后再下笔,教师讲多了学生容易消化不良,教师可以先教一些简单的观察方法,比如:左右结构的字看宽窄那边宽,哪边窄;看高低哪边高哪边低;看大小哪边大哪边小,这些基本的观察能力一年级学生还是可以掌握的,我们要和学生们强调,不要着急,下笔要观察好心中有数再练字,学生开始练字,我们要巡视教室,看到个别问题要个别提醒,看到共性问题则要提醒学生放下笔在黑板上范写强调,学生在修正。
其实对一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就像一张空白的纸,我们教师一定要对学生的书写重视,不要贪图省力,抱着写完就行的心态,教师自己松了,学生也就松了,教师抓抓紧,学生自然跟着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