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门嫡女:将军夫君,咱们拆穿白莲花(4)

第4章 账本之战·嫡庶对决

        晨雾未散时,沈昭昭已立在内院正厅的朱漆门槛前。

        青砖上凝着一层薄霜,她足尖轻踏,传来细微的咯吱声。

        檐角铜铃被晨风拨动,叮咚一声,惊起廊下栖息的雀儿。

        春桃捧着新制的管家木牌,铜钉在晨露里泛着冷光——那是昨日皇后亲赐的,与鎏金印信一并交予她代管内院的凭证。

        木牌沉甸甸压在掌心,仿佛母亲临终托付的那本账册的重量。

        “姑娘,王妈妈带着各房管事在厅里候着了。”春桃的声音压得低,指尖轻轻碰了碰她垂落的袖角,像是提醒,又像安抚。

        沈昭昭望着厅内影影绰绰的人影,忽然想起母亲临终前塞给她的那本账册,纸页间还夹着半片干枯的兰花瓣。

        指尖摩挲过那片花瓣时,粗粝的触感至今清晰。

        “管家不是掌权,是担责。”母亲的声音在耳边清晰起来,带着病中虚弱却坚定的气息。

        她深吸一口气,抬脚跨进门槛。

        厅内霎时静得能听见炭盆里火星爆裂的轻响,连窗外风掠过竹林的沙沙声都听得真切。

        空气里飘着淡淡的檀香,混着昨夜残余的茶气。

        王妈妈是柳氏的心腹,此刻正斜倚着雕花椅背,指甲上的丹蔻在晨光里刺目:“嫡女接管内院,原是该恭喜的。只是这规矩——”

        “规矩自然要立。”沈昭昭在主位坐定,将木牌往案上一放,“采买需经库管核量、账房核价、我再核契,三重核验。若有虚报——”她指尖叩了叩案上那本翻得卷边的旧账册,纸张粗糙摩擦出细碎的声响,“上月西院采买的三十匹湖绸,实则只进了二十五匹,余下五匹的银钱,王妈妈可还记得去处?”

        王妈妈的脸“刷”地白了。

        她原以为这嫡女不过是仗着藩王撑腰的空架子,却不想连三年前的旧账都翻得明明白白。

        旁边管库房的李妈妈慌忙跪了:“姑娘明鉴!小的是被王妈妈支使的,每月例钱都分我三成......”

        “李妈妈这话说得晚了。”沈昭昭垂眸翻着账册,声音却像浸了冰,“昨日我让春桃去布庄对了货单,你在契据上按的手印,可还在布庄老板的檀木匣里收着。”

        厅内此起彼伏的抽气声里,沈昭昭将茶盏轻轻一推。

        瓷盏底沿磕在红木案几上,发出清脆的一声,众人皆是一颤。

        春桃立刻上前,将一叠新抄的《内院新规》分发给众人:“从今日起,各房月例由账房统一发放,采买清单需提前三日呈我过目。若有违者——”她抬眼扫过众人发白的脸,“侯府的家法,比宫规可严多了。”

        日头移到正空时,沈昭昭揉了揉发酸的眉心。

        阳光透过窗棂洒进来,在她鬓角映出一道金色的轮廓。

        春桃端来参茶,指节在她手背轻轻一叩:“柳氏院里的张妈求见,说柳氏备了茶点,想和姑娘说说话。”

        柳氏的院子里飘着茉莉香,掺着一丝甜腻的奶味。

        石阶旁摆着两盆新开的白兰,叶片上还挂着水珠。

        沈昭昭跨进门槛时,正见柳氏扶着雕花几案起身,鬓角的珍珠簪歪在耳后,倒像是特意扮出的狼狈。

        几案上摆着四色点心,却都结了层薄霜——显然已等了许久。

        “昭昭坐。”柳氏拉着她的手往凳上按,指尖的温度烫得惊人,“这些年我待你如何,你心里明白。昨日在宫里......是我糊涂,被沈玥那丫头撺唆着犯了浑。”她从袖中摸出个锦盒,打开是对翡翠镯子,“这是你母亲陪嫁里的,我替你收着......”

        “母亲的陪嫁,我早让人从库房里清出来了。”沈昭昭抽回手,目光落在柳氏腕间的珊瑚串上——那原是侯府老夫人的,“柳姨娘,你说这些年待我好。可母亲临终前交代的田契,为何在你房里的暗格里?去年冬月我给老夫人调的参汤,为何总缺两钱野山参?”

        柳氏的指甲掐进掌心,笑容僵在脸上:“昭昭,你不过是个未出阁的姑娘,管这内院......”

        “我管不了?”沈昭昭忽然笑了,从袖中抽出张纸拍在案上,“这是今日各房管事签的新规,连王妈妈都按了手印。柳姨娘若实在闲得慌,不如替我抄抄《女戒》——西院那间佛堂,清净得很。”

        她起身要走,柳氏突然抓住她的裙角:“你可知陈记布庄的陈老板?当年你外祖父救过他命!他答应帮我......”

        “陈老板今早被北宁王府的暗卫请去喝茶了。”沈昭昭垂眸望着那只青白的手,“顾怀瑾说,私通外男、转移侯府产业,够他在刑部大牢里过三个冬天。”

        柳氏的手“唰”地松开。

        沈昭昭走出院门时,正撞见顾怀瑾倚在朱漆柱上,玄色大氅沾着些微晨露。

        风吹起他衣角,带起一阵松木气息。

        他抬手替她理了理被风吹乱的鬓发:“陈记的账册我让人抄了,连沈玥收的二十两谢仪都记着。”

        “你倒比我还急。”沈昭昭耳尖发烫,瞥见他袖中露出半角染血的纸,“那是......”

        “陈老板的供词。”顾怀瑾将纸往她手里一塞,“说柳氏母女打算把城南的棉纺坊低价卖给陈记,赚的银钱存去扬州的钱庄。”他指尖点了点供词末尾的画押,“你若想审,我让人把沈玥也带过来。”

        沈玥是被春桃拖到前厅的。

        她哭花了妆,发间的珠花歪在额角,见了沈侯便扑过去:“父亲!姐姐误会我了,我只是帮母亲整理账目......”

        “整理账目会整理到陈记布庄的银钱?”沈昭昭将供词拍在沈侯面前,又抽出张泛黄的契据,“三年前,母亲名下的庄子被典当了一千两。这契据上的‘沈昭昭’三字,是你模仿我的笔迹签的吧?”她指着契据边缘的墨渍,“你惯用左手,墨汁会从右往左晕,和我写的正好相反。”

        沈玥的哭声戛然而止。她盯着那行字,嘴唇哆嗦着说不出话。

        沈侯的手捏得契据簌簌作响:“玥儿,这......”

        “父亲!”沈玥突然跪到沈昭昭脚边,“我错了!我就是见姐姐得王爷青睐,心里......”

        “够了。”沈昭昭后退半步避开她的触碰,“侯府的脸,不是你撒撒娇就能补回来的。”她转头看向沈侯,“柳氏私吞公中银钱,沈玥伪造契据,按家法该如何处置,父亲心里有数。”

        沈侯沉默片刻,重重叹了口气:“柳氏......去了主母头衔,幽居西院。沈玥禁足一年,不得出房门。”

        厅外突然起了风,卷起几片枯叶打在窗纸上,发出沙沙的响动。

        沈昭昭望着跪在地上的两人,袖中的印信硌得掌心生疼。

        顾怀瑾不知何时站到了她身侧,低声道:“累吗?”

        “不累。”她望着厅外重新规整的院廊,有小丫鬟正踮脚换灯笼穗子,“只是西院......”

        “西院的墙我让人加高了三尺。”顾怀瑾顺着她的目光望去,西院的朱门紧闭,檐角铜铃在风里轻响,“但若有人不安分......”他握了握她的手,“我让暗卫每夜在附近巡逻。”

        暮色漫进侯府时,沈昭昭站在正厅前。

        下人们端着新领的月例鱼贯而过,见了她都规规矩矩福身,脚步轻快,不敢多留。

        春桃捧着新抄的账册过来:“姑娘,西院送了帖子,说柳氏要晨昏定省。”

        沈昭昭接过账册,目光落在西院方向。

        残阳里,那扇紧闭的朱门缓缓开了条缝,有个灰影闪了闪,又迅速缩了回去。

        她指尖轻轻叩了叩账册:“回了吧。就说......西院的香火钱,明日我亲自送过去。”

        春桃应了一声退下。

        顾怀瑾的影子落在她脚边,带着淡淡的松木香:“在想什么?”

        “母亲说,人心比账册难管。”沈昭昭望着西院飘起的炊烟,那烟缕在风里打了个转,突然散成一团,“西院的佛堂,该添几柱好香了。”

                                                                                                                                        (未完,待续)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