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说“着力即错”啥情况啊?

有人提问:真人如何理解苏轼说的“着力即错”?其中有老庄“无为”思想在“作梗”吗?

啊!是的。这个苏轼对佛学的修持,在一定层面了。

苏轼这里所说的“着力”,就是说我们想要某个玩意朝着我们想要的方向去行进,就是想去改变某个物件的运行轨迹或状态。为何想要去改变呢?因为“我”觉得他是错误的,所以,就要改变他,需要依照我的观念,我的想法,我的意图,我的主张,我的欲望,这里有个强烈的自我在,有个“我的”在,就没有自在。这是佛所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这都是是偏见,而非实见。凡所“着力”者,即是有“我见”在,“我”就受苦,不得解脱。“着力即错”,并非是从着力本身上来说有个错在,而是说你一“着力”,使劲,有这个欲望,你就会“受苦”。

勉强举个方便的粒子啊,比如一个孩子,他的家长,老师,总想要他朝着他们想要的方向来改造孩子,而这个方向不是孩子本身之所需,这个时候,家长,老师会用力,使劲,着力在孩子身上,孩子会很苦憋,而家长或老师也会很苦逼啊。这个苦受得大了。

那么“我”如何才不至于受这种苦呢,“我”所要做的,仅仅只是看着,不评判,不对抗,不排斥,不要行改变他的念头,这时就开始进入不“着力”状态。这个状态,会很清净,喜悦会升起来,这玩意,需要自己的实修验证,不是靠理论来得出的,苏轼大概已经有这个体会了,所以他会清晰的说,“着力即错”。

从这里看,苏轼所说的这个玩意,更多的是佛说“无我见,无人见,无众生见,无寿者见”的“无我”的初始验证,“无力可使”,空无一物,何来可着?故而“着力即错”。

至于“老庄”思想,比如“无为”思想,与苏轼所说要表达的“无我”状态,两个不是一回事,老庄的“无为”,是为“我”而用的无为,是把无为当做另种有为,把无用当做另一种可用。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