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心理学习小组中,年轻人国鍹分享了自己的近日有所思:从来都是看不见的东西决定看得见的东西。看得到的东西只不过是看不到的东西的载体,表象。比如说风,如果没有树叶,没有灰尘,人也在室内,就算外面刮大风我们也是看不到的。除非漫天树叶灰尘,或者人出去用皮肤感受,才能证明风的存在。一片羽毛飞上了天空,是风的作用,地球可能真的是地方天圆 ,因为人们是从太空看到的地球,可以理解为从太空看地球,只能看到地球的天,但是看不到地,想看到地就只能从天里面看,但是从天里面又看不到完整的地。
几年未见,我不知道经历了毕业、找工作、然后留学,再然后到某个国企工作的国鍹竟然有了如此的精巧思维,甚是惊讶并且欣然。我想起克里希那穆提说过:“真理是无路之国”。人不能通过任何组织、信仰、教条、神父或仪式来到达真理,也不可能通过任何哲学知识或心理技巧来到达它。人只能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镜子,通过对自己头脑中发生的一切的理解,通过观察,来找到它,而不是通过理智分析或自我反省。
《菜根谭》中有这样一句话:耳目见闻为外贼,情欲意识为内贼。只是主人翁惺惺不昧,独坐堂中,贼便化为家人矣。俗世当中,那些形形色色的东西,总会让自己失去本性。那些外在的一些诱惑,会让自己的内心更加的浮躁,会麻痹自己的情绪以及平静的内心。我特别欣喜地看到有更多的年轻人越来越注重内在的反思,而不是被外在的物欲所牵引了,能意识到心灵的真正需求,这才是一个人开悟的起点,说明真我开始真正成长了。
碎银对国鍹的有所思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您这个观点比较像康德的物自体,有个理论您可能会比较感兴趣,“主体的先天认识形式”,哲学史上称为哥白尼式的革命,近代哲学的开端。康德认为知识有先天后天两个来源,其一是先天的,分析判断必然是先天的,不依靠经验的。真正的知识只能是“先天综合判断”。同时,碎银对克里希那穆提“真理是无路之国”的观点谈到:这让我想起了“客体关系理论”,比较接近认识论的本质了。客体关系理论认为人类行为的动力源自寻求客体。此理论探讨的是婴儿与母亲的关系如何影响个体的精神结构以及个体如何成长起来。
碎银是自学成才的心理咨询师,我同样很惊讶于其对心理学和哲学都有广泛涉猎,并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而且能用文字表达出来。
回到文章开头国鍹所悟:从来都是看不见的东西决定看得见的东西。看得到的东西只不过是看不到的东西的载体,表象。以我们的世界为例,我们所能认知的世界只占了极其微小的部分,暗物质与暗能量都无法被观测到。显物质(例如:树、岩石、原子、行星、恒星、星系等)占整个宇宙不到5%,在整个宇宙中,大约25%是暗物质,70%是暗能量。暗物质与暗能量究竟是什么,是如何运作的,人类依然毫无头绪!但是暗能量和暗物质确定存在,并且对显物质起到决定作用。
江山在《法的自然精神导论》中有言:“世界本无分析,同一不二。无奈体变相养,诸相同构而为在,使世界呈为分崩离析的境状。对体言,这境状只是一种假象。”是的,我们肉眼或者借助科技带来的望远镜等所看到的实体其实都是假象,这假象在相的汪洋大海中不过是似乎微不足道的几朵浪花。
人类为什么是万物之灵,因为人类是一个特殊的存在,也就是说人是特殊的“显物质”,人可以承载肉眼看不见的智慧。江山先生在最近出版的《智慧论》中认为:智慧是人之所以為人的本质所在,是原意志的分裁别载。智慧具有本然性、无限性、超越性、全息性、永恒性。智慧与任何物理机能、功能、本能不同,物理机能、功能和本能是有限的、相对的、假化的、不确定的。经过世界过程的选择与优化,人成为了智慧的载者,这决定了人的意义和价值:参与原意志自证还原的过程,并成为这一过程的觉悟者、引领者。
一个人的认知层次,决定其看到的世界。人性有三个局限性 : 其一,时间的局限性:夏虫不可语冰;其二,空间的局限性:井蛙不可语海;其三,认知的局限性:盲人不可语光。人生要读两本书:一本是“有字的书”,一本是“无字的书”——有字的书记载着古今中外的故事、案例,丰盈人生体验,可以借鉴。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无字的书”就是在行万里路的过程中完成的。在王阳明的《传习录》中,就有这样一句话叫做:需在事物上磨练。其意便是需要经历一些事情,在事情上逐渐地去锻炼自己,磨练心性。
五色令人目盲,五味令人失去味觉,五音令人耳聋。眼睛看到的东西,耳朵听到的东西,都是外界的一些诱惑。守住本心,用一种淳朴的方式去生活,就是让人在面对这些形形色色的物欲诱惑当中,能够不忘初心,不会因为这些外界的诱惑而产生妄念,从而做出错误的决定,能做到这样,就是无限接近了智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