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打卡第111天(20210513)
(第19本书:沙培宁,柴纯青《学校管理者的五堂必修课》)第160——200页。
读有所得:
1. 校长是一校之魂,需要超前的理念、正确的决策、准确识人和科学行事,这一切均离不开校长自身素质的提高。校长如果整天被杂事包围,拘泥于琐碎杂事,无暇充电,孤陋寡闻,缺乏思考,就很容易故步自封,目光短浅,抓小遗大,甚至会不辨方向,盲目指挥,误入歧途。
2. 在学校组织内部,管理是需要分层的,不同层级的管理有不同的侧重点和要求。自上而下,战略管理依次淡化,过程管理依次增强;对人的管理依次淡化,对事的管理依次增强。
3. “大气”的教育人必须有强大的内心;必具“七八级风憾不动”的定力和逆流而上的勇气;必能在浊水横流中保持灵魂的洁净;必视学生的生命成长为最高价值,并依此在大小、轻重、长短间作出取舍——看大、看重、看长。
4. 校长尽快形成自己办学思想的基本条件是学习、实践、思考。其形成过程一般可分为储备孕育和提炼形成两个阶段。整个过程可以概括为“厚积薄发”四个字。
5. 有人说:“知识学问只是前提而非归宿,只是手段而非目的,知识只有转化为见识即思想才是有意义的。”我们积累材料、经验、想法,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要形成我们自己的关于教育的“见识”。
6. 校长的思维品质是影响和决定校长领导力的关键因素。思维是个体以其主观思考反映客观事实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体的主观意识会影响和制约思考的内容和角度,从而影响思维的质量。高品质的思维有三个重要表现:一是全面,能够全方位、多角度、多主体地思考问题;二是深刻。能够由表及里、从现象到本质地思考问题;三是整合,能够有效地进行取舍与选择、综合与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