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 第136篇 1343字, 累计227803字】
进入三伏天,连日的高温天气,酷暑难耐,热得让人有窒息的感觉,疲惫不堪,下班回到家后,哪里也不想去,甚至连楼下都不想去,只想待在室内,一边享受空调的凉爽,一边欣赏精彩的电视节目。当看到电视里出现美丽乡村的新闻时,一下就把我的思绪带到了40多年前自己在老家乡下夏日生活的场景。
那时天气炎热,城里也很少有空调,农村更不应说了,我老家那时连个电风扇都没有。不过家里每人至少有一把扇子,这就是夏日纳凉的工具,实在不行,就用凉水冲个澡。
那时老家虽然是小山村,但不少的山上光秃秃的,屋前屋后也没有什么绿化。我家的房子又是东西朝向,早上太阳一出来就晒正面,中午以后晒背面,低矮的土砖房被太阳烤得似火炉一般。要是吃一餐饭,就得让汗水洗个澡。
晚上睡觉就是门窗全开,也常常是汗流浃背,扇子扇个不停,夜晚经常热得没有休息好。有些人家为了凉快一点,晚上通宵睡在露天场所,也有人直接把席子铺在晒谷场上睡觉,宁愿被蚊子叮咬,也要图个凉快。
老家的炎炎夏夜,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除了酷暑难耐,还有一种让我难以忘怀的愉悦,那就是夏夜里纳凉。
那时,我老家整个屋场就是一个生产队,虽然人不多,但也有十几户人家,有四五十个人。等到夏天“双抢”过后,晚上大家吃完晚饭一般就有八点多钟了,一些男人就带着自家小孩陆陆续续背着躺椅、竹床之类器具,拿着扇子来到屋场中间的晒谷场,一边纳凉,一边闲聊,家里条件好的也会在身边点一根蚊香驱蚊。
纳凉时,大人们会你家长我家短地聊天,也会讲些稀奇古怪的趣事甚至会讲一些鬼神之类的话题,当然也会讲些笑话,开开心。有时也会因为对一件事情各有各的看法,急得面红耳赤的。有时队长在场,也免不了要聊一些生产队农业生产方面的事。但我想起来也觉得奇怪,那时晚上乘凉,没有人打扑克或字牌,大人们都是坐在自家的椅子上聊天,可能是由于一天的劳动劳累了,有的人聊着聊着就进入了梦乡,然后便是鼾声四起。
我有一个读过几年旧学的堂爷,是生产队有名的“老书”先生,在生时他总以读书先生自诩,纳凉时,常常不管别人听不听,他都会滔滔不绝、甚至是自言自语地讲述一些旧学方面的东西,偶尔我也会坐到他身边,听他讲一些似懂非懂的故事和国学方面的知识。
我听得最多的就是《西游记》中的有关故事,小时候我所知道的有关孙悟空的故事大多都是从堂爷那里听来的。至于他还讲了许多《聊斋志异》上的故事,因我胆小,加之是夜晚,我怕做恶梦不敢听,常常只好避而远之,所以也知之甚少。
夏夜纳凉,也是整个屋场小朋友最热闹、最高兴、最开心的时间。小朋友一般是不会像大人们那样安稳地坐在椅子或凳子上纳凉,常常三五成群做游戏,但那时受条件所限,大家玩得最多的还是“吃龙”“丢手绢”“捉迷藏”这些几乎不需要道具的游戏。小朋友玩着游戏,常常大汗淋漓,有的不得不在睡前再洗个澡,有的家人为省事,让孩子脱了衣裤直接到晒谷场边的池塘里泡一下,把汗水冲洗掉就回家睡觉。
每晚最先来到晒谷场纳凉的都是大男人和小朋友,家庭妇女一般都最后出场,她们要忙着晚餐后洗碗收拾,忙着给小孩子洗澡,忙着把全家人洗澡换下的衣服洗好后才有时间加入纳凉的队伍,在些人家小孩多,一时还忙不过来,也有不纳凉的。
纳凉一般要持续一两个小时,到晚上九点多钟就会开始撤退,最晚一般不会超过十点。因为大人们第二天清早就得出集体工。有时天气太热,偶尔也会有人在晒谷场纳凉到半夜甚至通宵的。不过那时农村蚊子多,在室外很难入睡,如果在晒谷场待上一夜,第二天身上肯定全身都是蚊子叮的红色小点,但有几户人家的房子结构特殊,不透风,特别热,一年总会有几天晚上不得不在晒谷场喂蚊子。
在晒谷场集中纳凉,已是我40多年前的事了,我也有好久没有在老家乡下度过夏夜了。况且现在农村的生活环境大家改善,大多数人家也装上了空调,而且好多人家的房屋都迁出原来的老屋场,单家独户的,不但通风透气,而且都是独门独户的,我想很难再找到我儿时纳凉的感觉,夏夜纳凉只能成为一种美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