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流行“互联网经济”,但凡与互联网能沾上边的,大家都喜欢盲目追捧。
淘宝出现后,看似我们可以足不出户满世界淘到比线下便宜的东西,但是省下来的钱和时间,你用来做了什么?估计光逛淘宝的时间就比逛商场的时间还多吧,因为商场不能天天逛,但是淘宝可以。
图便宜买回的一堆打折商品,真正喜欢和能实际用到的屈指可数。
在这方面,我也交了不少智商税。
所以通过这个现象我们可以看出,不管处于哪个社会阶段,科技多么发达,概念炒得多么火爆。商业的本质就一个:让你把钱花出去,而不是省钱。
近10年,我们看到各大电商的崛起,但是我们也应该清楚,几大电商崛起的背后是数不清的互联网创业者的失败案例。而不管是阿里、淘宝、京东、苏宁等大型线上企业也在逐步回归线下布局,采取线上和线下统筹经营的局面。这是经济发展后必然出现的另一种相反的趋势。
我很认可吴军老师在《见识》一书中提到的观点:“从实体到虚拟实际上是为了省时间、省钱。既然是省时间、省钱,最终挣钱的路就越走越窄。......从线上回到线下,则是为了花时间、花钱,当然路就会越走越宽了。”
所以大家在随大流的时候,请保持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机会往往就藏在那些随大流的人忽视的地方。
以淘宝为例,虽然看似省时省钱,但逛淘宝的时间可能比逛商场的时间还多,而且花钱不一定花得值,作为消费者的满意度也不一定高?
那是因为——选择太多!本来在商场最多逛两个店能买到称心的衣服,在淘宝却又成千上万的选择,最后眼花缭乱,也拿不定主意。
避免过多的选择消耗自己的注意力和时间。精致而简约,让我们更能专注于重要的事。
当我们懂得并开始舍弃那些对自己来说没有实际意义的物品或人、或事时,用省下的时间和精力来充实自己,把自己培养成为“第三眼美女”。未必那么显眼,但仔细观察,因某种美德或价值依然能够吸引人,而且努力把这种吸引力持续很久很久。
这才能够从本质上避免商业中的种种陷阱,活得更悠然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