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这是一个发生在音乐学院的故事。
学院分民乐与西洋乐两派,学西洋乐的嫌学民乐的俗,学民乐的嫌学西洋乐的装,为此各执一词,拳脚相向,纷争不断。
女主人公陈惊,江湖人称“神经”,是一个大大咧咧、没心没肺的女孩子。
她没有追求,没有志向,只以天不怕地不怕的“傻大胆”挑衅着学校的制度。用饮水机涮火锅,用卷发棒烤肉,被通报批评也满不在乎,笑称票圈发攻略。
直到喜欢上“敌方”学钢琴的师哥,她的人生才开始决定转变。
师哥拒绝她,嘲笑说不知道扬琴是什么东西,她便想方设法搞定全校最奇葩的宿舍,组乐团、借场地,只为不蒸包子争口气。
站上舞台的那一刻,她整个人都在发光。
或者说,2.5次元乐团的每一位成员,都在发光!
-2-
尽管用行动向师哥证明了扬琴为何物,她仍旧被干净利落地拒绝了。
对这个鼓起勇气站在大庭广众之下告白的女孩子,师哥毫不吝啬地给了她最难堪最不留情面的回答。
“别搞我!”仅三个字,便抹杀掉了她之前所有的努力。
如果不是死党“油渣”勇敢跳出来辩白,恐怕她还傻傻愣在原地,连还嘴反击的机会都没有。
“钢琴诞生于1709年,扬琴在中国却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本质上看,两者属于同宗!”油渣说出了她只敢碎碎念的振振有词,一句“你又凭什么看不起她!”粉碎了对方“音乐也分阶级”的观念。
“等将来出了国,你难道不想把我们自己的乐器介绍给外国人吗?告诉他们,我们学你们的乐器,只是因为兴趣,这样不是更酷吗?”
于是他们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较量。
古筝VS竖琴,琵琶VS小提琴,二胡VS大提琴,扬琴VS钢琴……
音乐的世界,中西的碰撞,其实本不分胜败。
换句话说,二者各有所长,本该双赢!
-3-
西洋乐和民乐,难道真的有雅俗之分吗?
哪个是阳春白雪?哪个又是下里巴人呢?
虽然学民乐的人远少于学西洋乐的人,但这并不代表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财富不行啊!
中国传统文化,永远是、至少是值得每个中国人了解和学习的精华。
《长江七号》里的小童星徐娇,如今已出落成亭亭玉立的少女。
她仿佛活在自己二次元的世界里,与外界格格不入。
她喜欢汉服,几乎每一个露脸的机会都穿着汉服,弘扬优秀的汉服文化。
她开了物美价廉的汉服网店,经营着自己喜欢的事业。
那样的她,褪去了明星的光环,只是中国传统文化最虔诚的崇拜者、追随者、传播者。
那样的她,我很佩服,要不顾外界流言坚守己心,何其不易?
-4-
回归电影本身。
我很喜欢陈惊,喜欢她没心没肺,敢爱敢恨。
喜欢就去表白,差劲就去努力,失望就舍得放手。
她说她就是神经,不知道为什么喜欢师兄这个人渣,却喜欢了他那么久;不知道为什么要学扬琴,却傻傻练了十几年。
那一刻的她眼角带泪,却又固执地不让眼泪掉落,莫名让人有点心疼。
我很喜欢千指大人和那几个二次元少女,她们被父母不理解,被亲戚朋友挖苦,却流着泪也要咬牙坚持。
因为喜欢,所以勇敢。
因为热爱,所以无畏。
我更喜欢那个看上去貌不惊人的油渣。这种男孩子永远都是默默陪伴在你身边,不争不抢,不吵不闹,很多时候你甚至会忘记他的存在。
但当你遇到困难,他一定是第一个冲出来挡在你面前的人。
相比甜言蜜语,我更青睐实际行动。
相比学长的高高在上让人仰望,我更心动于油渣公交车上那只本能伸出的手。
-5-
《闪光少女》这部电影,在很多地方切中了我的喜好。喜欢古言小说,喜欢古风歌曲,喜欢古装剧,喜欢古诗词……
或许我也一直活在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里吧,尽管与外界现实并不冲突,但仍有一个小世界保留给自己,容不得外人践踏谩骂。
和好友唱K,必要点上几首谁也没听过的河图、银临,五音不全地感动于想象中的情节;
组团开黑打农药,也得在坑人的路上得瑟“你只知蔡文姬团队辅助人称奶妈,却不晓得她是蔡邕之女,历史一代奇女子!”
日常码字,写的了网络用语“做个安静的美女子”,也用得起“北方有璧人,玉容难自弃。厌彼尘俗众,绝世而独立。”
我们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坚持着自己心中所爱。不在意在别人口中,它会变成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会变成朱砂痣还是蚊子血。
至少,在清炒菠菜入席时,紫薇可以张口就来“红嘴绿鹦哥”;
分手除了一句“不爱了,滚”,还可以傲娇地道一句“君若无心我便休”。
-6-
电影的结尾,油渣终于鼓足勇气向陈惊告白了。
当哥们一般的感情终于捅破了那层窗户纸,二人呆呆愣愣的模样让人忍俊不禁。
油渣偷拍了陈惊那么多照片,问她怎么不存。陈惊回答说,不存了,你以后给我拍新的吧!
简直秒杀一切情话。
画面的最后,他们如愿看到了漫天飞舞的蒲公英。
荧幕前的我,看到了画面中依偎的背影,以及脑海中反复回荡的那句:“懵懂不知摘星事,直到流萤舞成眠。”
你喜欢的人也喜欢你,真好。
年轻,真好。
作者有话说:
两个月没更文了,感谢对于我的懒惰不离不弃的你们❤虽不能保证回归正轨,但一定会陆陆续续抽时间码字,爱你们哟么么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