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和老公一起来郑州上女性成长课,听课时接到一个家长的投诉电话,投诉内容是老师说孩子笨,孩子很委屈边哭边给家长打电话,家长要求来学校查看监控并要求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给孩子赔礼道歉。
我和老师核实完情况以后,老师要求亲自给家长打电话解释,今天早餐的时候我问了老师昨天和家长的沟通进展情况,在老师给我复述的过程中,我能感觉他的一片良苦用心,想让每一个孩子都学会,不想落下任何一个孩子,可因为不太得当的语言引发了这场纠纷。
我一边听一边回应着,等他说的差不多了,我说:“刘老师,你是个很认真负责的老师,这一点从学生和家长平时对你的认可就能反应出来,虽然昨天我不在现场,听着你说我都能想象出你满头大汗、尽心尽力上课的场景,接到家长的投诉,应该你的内心也有委屈,但是,有时候我们的好心不一定能帮助我们,比如昨天这件事。”
老师说昨天我媳妇也和我探讨了,(这个媳妇肯定学习过家庭教育的理论,句句在点上)
她说:“现在的孩子自尊心很强,不要打击孩子和贴标签”。
老师说:“我给孩子们说十几个孩子都在练,你们几个躲在后面,老师不怕累我可以抄你们反复的教你们,我也想让你们学好,不想让你们拉下去,我是出于一种激励,可能方式不对。”
她媳妇说:“孩子们不理解你,就会抵触,一个人一抵触几个人抵触,孩子就会想我就是不会又能咋滴?你应该这样说—老师是来帮助你们提高的,这比强压着孩子学习要效果好。”
老师说:“一节课就60分钟,我很想每个人都能够给到他们充足的时间,课堂不能过度紧张,也不能过度放松,有的孩子在练有的孩子在说话,也影响练的孩子的心态,所以,这个事不管也不行,很麻烦。”
媳妇说:“麻烦是麻烦,你哪怕少让孩子练练,也总比她带着情绪抵抗要强。”
老师说:“我也想让孩子们出成绩啊,出成绩又不是我的,是他们自己的。”
媳妇说:“她们不理解,你说好不好?不理解什么都不好。本来这个动作不会她也着急也想学会,你这时候在说个你不用心,你笨,你想想孩子会不会抵触?”
本来想要和这个老师沟通的话,人家在家里都已经解决过了,最后,我和老师说,“这个事出现了对我们来说是个好事,毕竟我们还要继续教学,还要面对不同的学生,怎么样可以真正做到不怒自威、受学生欢迎,而不是自己生闷气,咱们从这件事中成长了,更重要的是庆幸这次家长不是得理不饶人的,这么通情达理,理解老师,所以,我们并没有损失。”老师连声认同。
挂了电话,就看到孩子家长发过来很多语音,家长说“孩子说想转班,要不就转校,我觉得咱们学校可好,老师也可好,老师说你笨并不是你想的那个意思,老师也是为了你好,但是,孩子现在情绪可大,刚才叫她起床吃早饭都不理我,我说了一句同意她转班,她才不情不愿的起来了。”
我回复这位妈妈:“如果我是孩子,我也会委屈难受,咱们先和孩子保持一致,你给孩子说这个老师太过分了,听着你昨天哭,妈妈心都要碎了,明确表示要带着孩子来学校找老师。当有孩子的情绪得不到有效共情和释放的时候,你说的再对,她也听不进去,只有孩子情绪稳定了,你再进行和孩子的沟通才管用。”妈妈回复—好的。
这个事件暂告一段落了,学习让我在面对问题的时候脑子里有正确的知识给到对方支持,化解矛盾,而不升级矛盾,让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感恩自己的学习、感恩院长、感恩我们生活中遇见的每一件大大小小的事情让我可以有机会去运用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