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行为的观察与记录》读书笔记

这是几年前,每年借书时阅读的。

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研究正是立足于教学、服务于教学的,它正是要解决教学中所面临的问题的。


第三章——记录儿童使用材料的情况

材料对于儿童的意义——

1.有助于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特别是符号表征能力。(符号表征能力,指的是人类用一种事物来表现另一种事物的能力)包括:语言(书写和阅读书面文字)和非语言(绘画,雕塑,舞蹈,哑剧,音乐及戏剧)

儿童的学习主要通过感觉,需要只是次要的辅助强化物,它有助于儿童定义和拓展学习,而不是引发学习。

2.在使用材料学习的同时儿童也用它们来表达和应对各种感觉。材料是连接儿童的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的桥梁。可以帮助儿童捕捉自己对外部世界的印象,并将其转化成自己可以理解的形式。可以把儿童从感觉中拉出来,并把他们具体地表达出来。材料有助于儿童:1.把感觉转变成行动。(把怒气或者高昂的情绪拍打到黏土里,把想要强大的欲望融入建造“世界上最高大的大楼”里,把春天阳光明媚的心情用粉红色,黄色及淡绿色柔和地画出来。)

2.把想法转变成形式,把概念转变成形状。(积木房子,就像真正的房子,必须闭合起来,积木道路弯弯曲曲,桥很高而且很宽。)3.把印象转变成作品。(黏土饼干必须是圆的,扁平的,用蜡笔画的教师走着长长的腿,笑容满面)

需要观察的内容——

儿童如何处理和使用材料的内容可以反映儿童的想法和感觉。

环境(周围有哪些重要的人与活动?是否有各种各样的材料,提供给儿童的材料是否充足?需要成人监督的数量与种类?)

刺激

1.该儿童为何开始使用材料?(教师的建议,集体活动安排,模仿其他儿童,自发的,另外一名儿童建议)

2.对颜料如何反应?

他使用哪种颜料?

他是否把颜料参在一起?

纸上的各种颜色是分开的吗?

他是用一种颜色盖住另一种颜色吗?他能控住颜料滴吗?

他是否尽力去控制颜料滴?他是故意让颜料滴下来吗?

他是把自己限制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还是铺展开来?他是否会在纸面上以外的地方涂画?

如果运用形状的话,都有哪些形状?(垂直线,曲线,圆圈,字母,数字,色块,象征符号等)

他是否在这些形状上涂颜色?

他运用了哪些绘画技法?(刷,点,拖)

画了多少幅?

他是否画的很快?他是否在一幅画上花很长时间?

他是否给画命名?(具体的,概括的)

3.对黏土如何反应?

他如何用身体控制黏土?(猛击,压,拉开,挤,戳,做成糊状,团成球状,拍,跺,轻拍,抚摸,蹭等)

他是否使用辅助工具(压舌板,小棍,牙签,剪刀,珠子等)

是否表征某种事物(命名,作品的大小,细节的准确性等)

在可以利用的空间内,他如何使用材料?他是在自己的区域内工作还是占用很大的空间?

4.对积木如何反应?

他选择哪些积木?(积木的大小和类型,辅助材料——玩具娃娃,小型积木,汽车,木偶等)

他搭建哪种形式的建筑(高高耸立式,十字交叉式,沿着地板的放式的,封闭式,可以辨认结构)

他如何利用空间?(拘束地火伸展地,靠近架子,注意障碍物)

他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如何?是否尝试不同得方法?是否重复同一种诬陷的方法?是否反复运用一种成功的解决办法?

他是否一边工作一边用语言表述?

他是否给搭建的物体命名?是否在戏剧表演游戏中使用?是否主要对搭建的过程感兴趣?

是否有重复的主题?主题是否多变和多种多样?

进行搭建活动的时间是否会进行想象游戏?在搭建完成之后呢?

操作材料使用的时间长度可以反映儿童注意力的持久度,感兴趣程度,情感能力,挫折耐受力,对挑战的忍耐力,对新事物的反应以及年龄。

对材料的反应——

1.我们把该儿童发出的声音和所说的话语包含在内。(如果正在使用声音,那么声音是什么样的?——大声,柔和悦耳,清脆,抑扬顿挫,很高的等词语是对声音的物理特征的描述。发抖的,哼哼唧唧的,令人感到安慰的,犹豫不决的,欢快的,冷漠的,不在乎的,不舒服的,沾沾自喜的等词语描述了儿童声音的情感特点。

他说了什么?(可能的话记下原话)

工作的时候,他会吟诵,唱歌,使用毫无意义的音节,说短语,讲故事吗?

2.在该儿童使用材料的时候,记录他的肢体动作。

身体姿势有何特征?(直接的,僵硬的,弓着背,耷拉着,直的,扭曲的,蹲着)

肢体动作的节奏有何特征(不平稳的,平稳的,紧张不安的,断断续续的,连贯的)

肢体动作的速度有何特征?(迅速,缓慢,谨慎,悠闲,快速,匆忙,不紧不慢的)

他付出了多少及哪些努力?(大量的,过度的,很少的,中等的,艰难的,轻松的,有力的,无力的)

他在肢体动作中表现出的自由度怎样?(自由摇摆,小幅晃动的,流畅的,有节制的,犹豫不决,受约束)

辨识面部表情细节(用什么描述眼睛,闪闪发亮,木然,明亮,泪汪汪,一眨一眨;用什么描述嘴巴?露齿而笑,轻微颤动,撅起,吐舌头,咬嘴唇,张得很大,紧闭)

工作期间对他人的反应——

1.该儿童在使用材料的时候是否与其他儿童交往?(他意识到周围有其他儿童时的表现有哪些?与他人说话,展示材料和作品,触摸他人,在戏剧表演活动中使用作品,帮助他人,做出评论,招呼大家注意他正在做的事情;他独自工作还是与其他人一起。)

2.在使用材料的时候,他与教师的关系如何?(他是否要求教师帮助、认可或者为他提供材料?对于教师提供帮助的提议以及教师的建议、参与、规则提醒和限制等,他的反应是接纳,有抵触情绪,漠不关心,不予理会,充分考虑吗?)

3.该经历如何结束?(随后发生的事情以及儿童的情感表现是什么——把东西放回原处,把作品放在储存架上,破坏自己的作品,向其他儿童或者教师展示作品,留下所有东西去参加其他活动……)

关注儿童而不是打印出来的页面内容,因为不是你记录了多少,而是所记录的内容和方式令记录具有了价值。

行为模式——

对一段时间内儿童使用材料的现场记录所做的评论,会成为他们在这一领域成长的镜子,并且形成言之有据的概括。我们会逐渐知道许多关于他们的事情,如果没有对他们的行为进行全力以赴的观察,这些事情可能已经被我们错过。我们会了解他们大概的品味和想法,了解他们对自己的想象力和能力有多少自信。我们会留心观察他们对教师和其他儿童的依赖程度、对标准的关注程度、做事情时的快乐程度或者做错事时的担忧程度。

行为模式——

儿童材料使用小结

1.在一段时间内,该儿童使用不同的材料——颜料,黏土,积木的方式是持续的还是变换的?(他如何使用材料?自发的,根据教师或其他儿童建议,通过模仿其他儿童;动作协调能力如何?技能获得情况如何?技能的发展阶段——操作性——探索性——表征性——与儿童的年龄和经验背景有关。他是如何工作的?精力集中又谨慎,探索性,出色,熟练,深入,粗心,精力分散,以不同方式;是否伴随需要或者声音?言谈举止如何?作品怎样——表现出创造力,想象力和创意;注意力持续时间如何?是否能够完成他已经开始的工作?教师的作用和该儿童的反应?——表明规则,限制,允许做的事情以及儿童接受以上这些事项的方式?)

2.他看上去对材料有何感受?

喜欢的,使用的和要避免的材料与活动的数量,种类及频率(包括变化的和稳定的兴趣);总体态度——热情的,急切的,自信的,平静的,小心的。(包括对新材料及熟悉材料的态度);儿童对某个特定区域的反应如何(感兴趣,心情愉快,全神贯注害怕,回避,抵制);儿童使用时明显感觉到满足,失败,自信,不自信得材料有哪些?该儿童\(^o^)/失败与成功的反应如何?(包括失败与成功的构成要素,渴望程度)

3.随着时间的推移,儿童对线条,颜色和形式的使用如何变化?

4.通过材料揭示的师幼关系如何(自立——依赖)

5.特殊问题有哪些?(东西损坏带来的痛苦,对脏乱的躲避,只对一种材料或者想法集中注意力,不能集中精力和享受乐趣。)

第四章——记录幼儿之间的社交行为

幼儿如何学会社交

教师需要意识到关于儿童社交发展的三个方面:1.儿童对待他人的态度(关怀/疼爱/信任/怀疑/厌恶)2.儿童的情感强度。(深厚的/随意的/冷漠的)3.儿童拥有的与他人相处的技能的数量与种类(通过要求,偷拿或者抢夺得到的玩具娃娃)5岁或者6岁时候,关于以何种方式和态度待人接物,儿童已经获得了丰富而复杂的经验背景。但仍处于一个学习的过程,我们需要帮助他们形成道德的态度,帮助他们实践建设性的方法。

意识自我——

与他人关系——

幼儿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根据自己了解的交往知识与他人进行交往。并非我们认为的应该的方式。面对幼儿不成熟的方式,需要接受,加以指导。儿童依靠我们来了解什么是被社会认可的行为。理解和接纳儿童的愤怒、嫉妒、害怕和焦虑情绪以及他们的雄心壮志竞争心里可以营造一种宽容的氛围。这样儿童既可以发展社交上必需且道德上可取的行为,又不会失去自尊与做人的尊严。虽不能像儿童一样行事,但可以运用想象力,尽可能与儿童感同身受。

如果要指导儿童做出正确且成功的人际调整,那我们必须确切地知道他们对别人的反应的实质。

我们是否真的了解正在发生的事情——

作为教师,我们的期望应该与儿童的能力相符。

儿童的行为会促使我们以某种形式去制止他们。但是我们在制止他们的时候,并不总是因为这么做是最正确的或者最符合儿童的兴趣,只是为了平息我们自己内心的纷扰。因为我们也有情感,当儿童的行为令我们感到不舒服时,我们也可能采取行动来减少这种不适。

我们需要自问,班里的每一个儿童是否都有朋友以及是否所有的友情对相关儿童都有利。是否有些儿童在与他人相处的时候需要教师的特别关注?是否对有些儿童来说最佳的成人指导策略就是放手?要想了解儿童正在做什么,我们必须学会摒弃“儿童应该怎么做”的观念去看待儿童。密切关注幼儿行为,寻找恰当的时间和地点更有效方法去帮助他们。作为授课老师,要致力于行动,作为观察者的教师,要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客观地进行记录。

需要观察的内容——

如何与他人接触——

1.发起交往的时候,该儿童的态度如何?是否大胆且咄咄逼人?是否友好且令人感到安心?是否害怕且悲观地认为会被拒绝?

2.他怎样接近别人?是否触摸或推别人?是否抚摸其他儿童?是否以某种方式向别人示意?

3.是否由教师发起整个事?

儿童的方式既展示出他们的态度,又展示出他们掌握的交往技能。

儿童的行为方式——

要想了解经验对儿童的意义,我们必须要了解儿童如何行事,单单了解行为本身是不够的。

1身体姿势和动作。头的姿势,手势,身体姿势,身体活动次数,身体接触(触摸,猛推,轻拍,跳跃)这些是交流方式。身体姿势可以表达信任与害怕,自信与缺乏信心,不安,愤怒,镇静和安详……

2.声音特点。情感状态在声音中体现出来。声音是刺耳的/柔和的/不耐烦的/尖锐的/平淡的/带有恳求语气的吗?声音是抑扬顿挫/哭哭啼啼/强势/洪亮/紧张/强有力/颤抖的吗?

3.语速和节奏。语速:快速,缓慢,适度。节奏:流畅,结巴或犹豫。

4.面部表情。眼睛——严肃,愤怒,放光,含泪,笑眯眯,昏昏欲睡,明亮,呆滞,亮晶晶。

嘴巴——耷拉,微笑,撅起,轻微颤动,带笑意,皱起的,拉长的,撇着的。微笑——发自内心,迟疑,伤感,神秘,无可奈何,羞怯,坦诚,有酒窝,似笑非笑。

一方说了什么?另一方是如何回应的?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行为模式:幼儿对其他幼儿的反应小结——

细节展现幼儿的行为模式或展现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对其他儿童做出反应的典型方式。

1.儿童感兴趣的依据有哪些?直接的依据——一起玩耍的儿童的数量,或者儿童请求教师帮助他参与的游戏,或积极地接近其他儿童。间接的依据——盯着别人看或者还变,模仿,师徒通过各种方式吸引别人的注意。

2.如何进行接触?该儿童是向其他儿童移动还是冲着对方走去?(发生在开始的时候还是一直如此)。他是怎样移动(自信,腼腆,恳求,胆怯,挑衅)。其他儿童是靠近他还是远离他?或冲着他走去?他对其他儿童的行为做出怎样的反应?(迎合他们的喜好,邀请他们参加游戏,批评他们,提出建议和想法,做出挑衅行为)。他会做什么?(退出,加入游戏,拒绝,忍受,反抗,挑衅,向成年人投诉)。他是如何做的(害羞的,自信的,急切的,充满好奇心和感兴趣的,大哭,气愤的,高兴,害怕)。他使用什么方法与别人接触(言语请求或者协商,做出攻击性行为,提出想法或提供东西,直接加入游戏,威胁,贿赂,利用他人拉帮结派,请求成年人的帮助)。

3.同其他儿童在一起时的行为表现如何?

他可以使别人在多大程度上理解他的心愿,渴望,烦恼或者想法?

他可以在多大程度上与别人分享设施,道具和材料?

他可以在多大程度上等待轮到自己?

通常与他人产生冲突的原因是什么?(争抢物品,想法不一致,无端的攻击)

他如何处理冲突?他会做什么?(跑去找老师,大哭,还击,说理,一笑了之)

他如何做?(含泪的,正义凛然,啜泣,生气,愤慨)

他可以在多大程度上意识到别人的权利和需求?

他自己的权利要求提得现实吗?

他如何保护自己的权利?

他在多大程度上向其他儿童寻求帮助(以何种方式,在何种情况下,向谁求助)

他可以在多大程度上帮助别人?(以何种方式,在什么时间,帮助谁),

他可以在多大程度上提出想法,建议?

他是否接受别人的想法,建议?

看起来该儿童的防御机制如何?

4.该儿童对其他儿童感受(喜欢,害怕,嫉妒)他是否有特定的朋友(有几个,是谁,建立关系的本质)

5.是否有特殊问题或者倾向(对别人没有耐心,允许或者鼓励他人利用自己,过多的打人行为,发脾气或者行为退缩,不说话,过分依赖教师)

6.进步根据有哪些(比较之前和后来的行为可以表明更高的成熟水平)

群体归属感——

除了观察儿童与其他儿童的关系之外,还需要了解该儿童在整个群体中的位置如何。

1.他自己把自己置于何种位置?

2.他和任何一个孩子都能玩得很好吗?无论男孩还是女孩?还只是和一个孩子能玩到一起?或和许多孩子都可以?(他是该群体的既定成员吗?是否正努力融入群体,是否独自玩?对新加入的儿童,有何反应)

3.该儿童在群体中的地位是什么(领导者,跟班,发起人,捣乱分子,小丑,影子般的存在)

4.该儿童拥有什么地位?(该儿童是否会被其他儿童选做玩伴?该儿童被其他儿童选中频率如何?是否令其他儿童反感?)

5.该儿童是否被大家接受?是“边缘人”是“替罪羊”?

第五章——记录幼儿在戏剧表演游戏中的行为

戏剧表演游戏记录的框架——

需要观察的细节——

1.游戏是怎样开始的?

2.游戏发生在什么地方?

3.行动方式或者事件的顺序是什么?

4.关于游戏,该儿童有哪些评论及言语互动?(发生了什么事情?每个儿童选择什么角色以及怎样扮演这些角色?该儿童为那些代表人物的象征性物品配音时使用哪些词语?)

5.儿童在扮演角色时说什么?包括发出模拟的声音

6.参加游戏其他儿童说了什么,做了什么?

7.该儿童使用了哪些配件?有哪些可以表现角色情感特征的面部表情,身体动作和声调?

8.在游戏过程中,制作物品时,使用象征性物品或表演象征性行为?

记录幼儿如何离开游戏?

1.该儿童是否离开去参加另外的活动?

2.如果与其他儿童一起游戏,其他儿童是否先离开?

3.教师是否会干扰游戏?(要求幼儿吃点心……)该儿童对教师的打扰做何反应?

4.该游戏是否会发展成其他类型的游戏?

5.该儿童的参与持续了多久?

6.什么或者谁该对游戏结束负责?

7.儿童如何散去?

8.情感基调是什么?(高兴,内疚,绝望,好斗,满足)

通过再现他们经历过或者渴望经历的真实世界的某些方面,儿童努力将已经遇到过的十五的特征,过程及关系安置在头脑中。教师可以运用戏剧表演游戏来评估儿童对正在经历的事情的理解程度。不管游戏的内容是与真实世界相关还是于故事或者电视相关,儿童都是在运用游戏来体现他们的情感,想法和概念。游戏有利于发展儿童的灵活思考能力——游戏时带着想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案。

角色中的情感投入——

1.他们怎么思考人们对彼此的感受?

2.他们希望人们怎样对待他们?

3.如果允许的话,他们会怎样表达自己?

行为模式——

1.游戏内容在多大程度上涉及真实生活或者虚拟的人物?

2.常见的,具体的游戏主题有哪些?(煮饭,进餐,生病……)

3.儿童通常选择的角色有哪些?(父亲,母亲,婴儿,动物……)

4.该儿童是往往独自玩耍还是与别人一起玩?

5.当与别人一起玩的时候,该儿童是否通常选择与别人不同的角色?

6.当独自玩耍时候,是否以具体内容或者角色为主?

7.在承担角色的时候,该儿童取得的相对于其他儿童的地位如何?

8.该儿童维持地位的方式有哪些?(通过思想诱惑、找借口、多说话、幽默、语言或者身体攻击、恐吓、贿赂、表示抗议、扮演无助者)

第六章——记录师幼关系及在教师主导活动中幼儿间的相互关系

从生命中最初几年里非常重要的成年人那里,儿童学会了很多东西。通过每天与这些重要的成年人接触,儿童形成对其他人和对自己的理解,知道可以对其他人有什么样的期待以及哪些是他们可以和不可以做的。当儿童第一次到达学长时,他们对待教师的行为将很大程度上反映他们的家庭经历,表明他们在多大程度上走向了独立和发展了积极或者消极的自我观念。

教师的自我观察——

儿童需要成年人,但是他们也必须逐渐减弱这种关系。教师必须能够带着足够冷静的态度观察自己身在其中的关系,客观地了解儿童的依赖性需求以及用真实的,不带有任何偏见的评价来看待儿童对依赖的拒绝。提问自己:“我是会提高还是削弱这个孩子的自我能力感。”专业自我(客观的与具有学术素养的)必须与个人自我(主观的与涉及感情的)合二为一。有勇气反思自己的行为对于真实地观察和理解儿童至关重要。反思自己的行为有利于清楚地表达自己关于儿童如何学习的教育理念与思想。教师应该学会在自己做的同时思考自己正在做什么。唐纳德称之为“对行动中的认识的反思”,观察儿童与自己的关系是这种自我认识的途径之一。

记录师幼互动——

师幼关系的细节都会存在于日常的偶发事件中,即常规活动中,使用材料及与其他儿童交往的时候。

幼儿教师以真实的情感回应儿童,同时能够面对自己的情感。

记录师幼互动可以了解儿童的自尊。

需要观察的细节——

1.该事件片段发生在哪里?(环境)

2.谁主动进行了接触?如果该儿童主动进行了接触,是否有目的?(请求帮助,索要材料,展示作品,受伤害的时候寻求安慰——真实的或者虚构,在常规活动中寻求帮助,请求别人与自己一起玩耍,给予或者寻求关爱,在社交关系、表达想法方面寻求帮助)是否有间接目的?(通过喋喋不休,不断地送礼物,明知不受欢迎却故意实施挑衅性行为——比如,尖叫,危险的攀爬,搞破坏,藏东西——来寻求注意)

如果教师进行了接触,又什么目的(用材料或者设施提供帮助,解决争端,参加游戏,提出建议或者要求,提供指导或者发出指令,对受到伤害或者欺负的儿童给予安慰,提供道具)

3.通过声音、说话的速度、面部表情、身体姿势和动作、身体接触等、儿童展示出哪些态度与情感?

4.发生了哪些对话?(原话)

5.事件的顺序是怎样的?(包括成年人所做的事情和所说的话。说明儿童的反应,包括言语的和肢体上的。)

6.该接触如何结束?

7.接下来儿童做什么?

记录幼儿在教师主导的集体活动中的行为——

需要观察的细节——

1.在教师宣布集体活动即将开始时,该儿童最初的反应是什么?接受(急切,高兴,乐于立即中断目前的活动,平静地进行)抵制(继续目前的活动,磨蹭,拒绝,抱怨,跑开)

2.事件的顺序是怎样的?

3.教师扮演什么角色?(向儿童展示如何运动,阻止儿童相互碰撞,演奏乐器,大声朗读)

4.当教师帮助其他儿童,或者与另外一位教师或者家长交谈,或者指导整个班的某项活动,如故事,有益,音乐等,或者做出解释的时候,对于同其他儿童,成年人分享教师,该儿童有何反应?(轻易接受,不理会,打断且要求被管住,生闷气,大哭,发脾气,等待教师回来,耐心但不是无奈地等待轮到自己)

5.如果参加活动,该儿童会做什么?(用身体动作,面部表情,话语做出反应,迅速地,冲动地,感兴趣的)

6.如果不参加,该儿童会做什么?(观察全班同学,扰乱秩序,粘着教师,不理会其他孩子,做别的事情,跑出教室)

7.该儿童对教师的指导做何反应(木然,愉快,不情愿,任性,流眼泪,生气)

师幼关系小结——

1.师幼接触的频率如何以及在哪些情况下接触?(常规活动,请求批准,发生冲突时请求帮助,索要材料,征求意见,给予或者得到关爱,寻求安慰,表达敌意,请教师参与游戏,寻求关注——直接地或者间接地,集体活动)与教师接触时,态度怎样?(腼腆的,胆小的,好斗的,缠人的,敌对的,平静的,热情的,矜持的)儿童有哪些获取注意的方法?(多说话,打小报告,展示衣服,玩具作品,瘀伤,带玩具,告诉别人自己家里的事情,悄悄走上前去触摸紧紧抓住)

2.面对别人的给予行为时,还儿童如何反应?

当教师表示关爱的时候,该儿童有所回报,看起来不舒服,扭来扭去,好像收到了惊吓,身体僵硬,变得热情奔放,拒绝教师?

当教师提供帮助的时候,该儿童将其作为一种权利而接受,变得依赖性且无助,置之不理,生气,进行讨论,对过程感兴趣吗?

当教师提出建议的时候,该儿童心甘情愿地全盘接受,不理会,表示感激,机械地接受,拒绝建议,讨论问题?

3.当教师以限制约束的方式行事,限制儿童的行动和感受时,该儿童如何反应?

当设定限制,比如设立集体规则或教师做出否定的时候,儿童是公开反对还是通过磨磨蹭蹭,放慢速度,继续进行其他工作进行消极抵制?抑或公开且严肃地接受?接受但是不投入感情?接受且表述理由?接受且鹦鹉学舌般重复指令?当进行批评的时候,儿童会大哭,噘嘴,愉快地接受,表现出兴趣,变得好斗,生闷气吗?

关于儿童对教师作为权威人士的整体反应可以表明该儿童是这样的:

①不折不扣地按照被告知去做,对他来说,听从成年人的指导似乎比自己的想法更重要,他具有从属于成年人愿望的一惯模式——百

依百顺。

②通过任何一种方式抵制权威,通过否认,质疑或者漠不关心。

③寻求实现自己的独立想法与愿望和接受合理限制之间的平衡。

4.哪些证据可以证实儿童对成年人的依赖逐渐减少?比如在常规活动,材料使用,与其他儿童关系,认同其他儿童而非成年人中,有此类想象吗?

5.该儿童如何把握直接的言语表达?

6.该儿童是否表现出过于依赖?过分坚持自立?害怕陌生的成年人?对成年有持久的敌意?向成年人过分展示自己,包括陌生人?

第七章——认知功能的线索:发展的方式

儿童怎样进行学习,儿童知道什么

对环境的好奇心,对探索新环境情境和场所的渴望,以及对操作和试验新物体和材料的需求——这些都是童年自然方式。

早期阶段思维的发展顺序——

前运算思维——儿童主要相信他们能够明显感觉到的事情。不能由此及彼,结合具体事物进行思考。局限于感知。自我中心主义观点看待世界,不能从别人角度看问题。

过渡时期——开始具有“守恒”观念。

具体运算思维——实现守恒,看到的事情是真实的并且可以解释原因。

鹰架——教师通过焦点式提问和积极互动指导儿童学习的方式。

维果斯基——社会交往和非正式教学作用在儿童学习中至关重要。

记录儿童的思维方式时需要观察的细节——

1.该儿童是否会通过实验和使用具体的材料进行归纳?(如果你太用力压的话,蜡笔会断。)

2.该儿童是否完全或者部分地依赖通过使用具体物体或者经验来理解概念和学习(发笔,一次发一个,数好个数再发)

3.当缺少具体材料时,该儿童的理解程度如何?

4.该儿童是否可以从别人角度理解问题?

5.该儿童行为是否具有逻辑性?

6.该儿童是否理解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在哪些情境中?有哪些不理解?

7.该儿童是否理解顺序?通过什么样的情景,内容或者经历?有哪些不理解?

8.该儿童是否理解因果关系?有哪些,哪些还存在困惑?

9.该儿童将什么原则作为物品分类基础?兴趣,功能,主题,颜色……

10.该儿童是否使用一种以上的分组或者分类原则?

11.游戏,艺术作品,书写,运动都是表征经验的符号。该儿童以什么方式使用符号?

12.该儿童是否有幽默感?他觉得什么事情好笑?

13.该儿童是否对问题做出多种反应,是否思考答案?

14.该儿童是否喜欢玩文字游戏?

15.该儿童是否是一个有冒险精神的学习者?他是否可以理智地冒险?是否表现自己的能力?

16.该儿童是否会坚持完成任务或者探究问题?

17.该儿童在阅读或者数学等学习情境中的情感基调是怎样?

18该儿童如何解决问题?胆怯,易冲动?深思熟虑?

19.在解决问题时,该儿童对教师或者同伴的帮助做何反应?

第八章——认知功能的线索:个性化的方式

气质包括如下品质:适应能力,情绪品质,反应强度,注意力易分散程度,注意力持续时段及毅力。

气质认知方式表现为:面对刺激时做出的反应是冲动还是深思熟虑,更加依赖外界刺激,还是更加适应内在刺激,是坚持不懈还是缺乏耐心,顽皮和发挥想象力程度,面对困难展现的忍耐力。

观察儿童的认知活动时,请谨记以下问题:

1.该儿童对问题做出多种回答还是倾向于坚持某一种回答?

2.他在学习环境中心情是放松还是焦虑?

3.处理问题时,他是沉着应对?退缩,哭叫,咬手指?愉快的,还是与其他儿童分享信息?

4.他如何应对学习挑战,急切,漠不关心,严肃,还是充满恐惧。

需要观察的细节——

1.该儿童通过肢体活动参与学习了吗?该儿童的语言具有反思性吗?如何描述他?

2.该儿童是否表现出好奇心?关于什么的好奇心?(他表现出好奇心频率有多高?以什么方式?如何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是否进行尝试,研究持久吗?)

3.该儿童提出问题吗?提出哪一类问题?

4.该儿童通过什么方式来努力理解所发生的事情,掌握技巧,或解决问题?

5.该儿童是否容易分心?

6.该儿童在探索中是否具有坚韧不拔的精神?如何着手应对一个问题?对什么感兴趣?什么引发挫折感?对什么无动于衷?老师希望儿童学习的东西和儿童想要学习的东西有一致性吗?

儿童的知识范围

需要观察的细节

1.该儿童对身体了解多少?身体部位名称功能,正确认识自己性别?

2.对自己家庭了解多少?家里直系亲属成员?是否了解女儿儿子姐妹弟兄等词意义以及这些身份同自身父亲母亲之间关系?

3.对工作角色了解多少?自己家人从事什么工作?是否知道商店老板,警察等职业角色实际上做什么?是否对于社会是什么以及人们为什么工作有所认识?

4.他是否了解可观察的,具体的,机械的过程?

5.是否具有生老病死等自然过程及食物来源等方面的知识?

6.是否具备有关动物的知识?

第九章——观察儿童思维能力的发展

概括能力——

发现规则是正在学习儿童的主要任务。

辨识能力——儿童所做的概括使他们能够对物体,人或者事件进行比较。他们通过运用全部感官学习辨别:1.区分他们自己与其他儿童。2.区分家庭成员与朋友。3.区分有生命和无生命。4.区分幻想和现实?5.区分男人和女人。6.区分不同肤色。

认识异同的能力——

比较可以丰富儿童对周围现实的理解,增加他们的词汇量以及有利于他们辨别材料与物品的重要性质。

类比能力——

打比方或者创造暗喻,是符号表征的另一种形式。

认识因果关系的能力

时间向度

——时间观念始于顺序和序列观念

1.儿童是否知道通常的日程安排,是否知道一周有哪几天可以待在家里,哪几天上学?是否知道一周七天顺序,季节顺序?

分类能力

感知模式(视觉触觉听觉是学习阅读的基础)

理解空间关系

第十章——记录儿童的需要发展和读写能力萌发

儿童从婴儿期便了解到语言的使用是为了交流,是为了分享经验。在这个过程中,儿童自身以及成人和年长的儿童扮演者主要角色,儿童习得语言的声音,意义和句法,并创造性地将其用于想要表达的事物。通过需要,儿童开始创造“关于自己的生命叙事”。

幽默来自于儿童识别不协调情形的能力。

第十一章——观察和记录婴儿和学步儿的行为

第十二章——记录需要特殊关注的儿童

我们应该注意儿童的肢体所表现的自信或迟疑,应注意儿童在各类情形中——从玩游戏到安然端坐——如何调适身体。儿童与其身体的关系是最核心的,因为“恰当地控制和调节身体的能力是其他调控能力——包括调控思想和情绪——的基础。”

反复出现的多种行为的复合现象才能表明可能存在某种需要教师进行干预的问题。观察是教师与行为怪异或惹是生非的儿童建立同情关系的关键所在。

感觉反应与自律——

帮助有发展性障碍的儿童的目标是三重性的:1.帮助他们应对(自我调控)自身的非正常性特征。2.帮助他们整合自身的社会交往/情感,身体,认知和交流。3.发现他们的优势和能力。

社交/情感行为——

将任务分成小块,每次只给一项指令。

1.在控制进攻性方面,该儿童能力如何?他是否需要持续的帮助来控制愤怒?

2.儿童是否在安全的环境中对动物或陌生人有着持续而强烈的恐惧。

3.儿童对于他人的批评和否定是如何反应的?当被告知“不行”时,他做出什么反应。

全天各个时间都可以收集各类活动。进食穿衣午睡排队等日常活动可以揭示儿童对成人的依赖或独立程度。

运动/肢体功能

该幼儿的运动技能具有什么特点?(笨拙,迟缓,不协调,流畅),他能够完全掌握哪些与年龄相关的技能?哪些在掌握时有困难?

该儿童的动作特点是什么?(流畅的,不平稳的,松软无力的,受拘束的,小心翼翼,驯服)

与年龄相关的自理技能,幼儿掌握到何种程度?上下楼梯能力怎样?对突然发生的动作和意外的噪声有什么反应?对自身安全是否满不在乎?是否用动作表达思想?能够在需要时运用自身力量?经常绊跟头或摔倒?在韵律伴奏时,幼儿跳,跑,爬,跳绳,荡秋千,骑三轮车时动作有什么特点?

第十三章——模式——总结——解读

儿童的日常活动会显示出身体功能的如下几个方面的稳定:

1.健康状况和疾病,手术及身体残障所引发的影响。

2.身体协调能力及其同情感功能的关系。

3.通常的运动速度。

4.活动时的自由程度或手限制程度——豪放充满活力,不温不火,优雅,快活,紧张,松弛,拘谨,无拘无束

5.活动中消耗的能量比例(出现疲劳的快慢程度怎样)

6.进行奔跑,攀爬等大肌肉运动时的态度。进行书写,缝纫等小肌肉运动时对身体运用态度。(放松,紧张,享受,过于急切,谨慎,恐惧,愉快)

7.通常的面部表情(皱眉,微笑……)

儿童不断成长的自然特性本身就意味着变化,需要教师一直保持开明接纳的心态。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2,657评论 6 49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662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8,143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732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837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036评论 1 29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126评论 3 41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868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315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641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773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470评论 4 33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126评论 3 31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859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95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584评论 2 36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676评论 2 35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