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或许开始慢慢明白自己有时会感觉到焦虑不舒服的感觉的原因了。当我回顾我的成长经历,我发现,其实,自己在高中之前倒还没有这样的感觉,每天也过得挺简单的,烦恼的话无非就是“今天作业咋这多,明天要考试了好紧张,考试成绩下滑了好难过,明天又要上学”......快乐的话也挺简单,“明天就放假喽,能和朋友一起玩游戏了好开心,今天作业提前写完了,考试成绩进步了”......对老师对权威也从未有过质疑,老师说啥就做啥,虽然有时会不情愿,但还是会按要求做,从未想过要去质疑。确实,此时的我虽然活得不算清醒,但至少很自洽,不焦虑。
但是,初中毕业后,慢慢地,我似乎开始有了自我意识,开始慢慢发现自己想做什么,并想自己主动去做些什么。初中毕业那年暑假,突然发现自己对吉他很感兴趣,于是便开始学习指弹。同时,又发现自己开始对心理学方面的书感兴趣,于是《自控力》便成了我第一本除小说外读的课外书了。
刚上高中时,虽然没有明确的学习动机,但或许是为了得到他人的认可吧,或许是因为自己的认可欲求吧,就很想好好学习,提高自己的成绩。 于是呢,我开始主动学习,主动找资料,主动找老师问问题,给自己额外布置作业,按照老师的要求好好做。于是呢,我便成了老师常常表扬的对象,成了大家眼中的“好学生”。每每被表扬时,我的确很高兴,而且会为了得到下次表扬而好好按照老师的要求来,好好地去学习。
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阅读量的增多,我不禁开始思考自己学习的动机。
记得高三那年,我读到的一本叫《自由在高处》的书,那是我第一次见到“独立思考”这个概念,也是第一次发现这个社会的真相,当今教育的真相。政府的表面工作,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教育的洗脑陷阱,考试的标准答案......这些人们闭口不谈的事情,在我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情,却是那么细思极恐。正如心理学中的“电击实验”一样,大多数的人们,即使是对于那些极其离谱的事情,只要权威说对,我们就会觉得理所当然。
而同时,我恰巧也在B站上认识了武志红老师,“自我”的概念此刻深入我心,直到现在。细细回想,我正如武志红老师说的那样,从小听家长的话,听老师的话,是他们眼中听话的好孩子,可是,我却从没有听过自己的话,从没有按照自己意愿活过。可是,心理学家发现,那些从小听话的孩子,长大后大概率会有眼中的心理问题,因为他们时刻都在为别人而活,时刻在意着他人的目光,总是会牺牲自己的意愿去满足他人的期待。我不想这样,我想做出改变。于是,我开始质疑权威,开始去思考学校规定的合理性,思考老师要求的正确性。同时,我开始问自己对自己来说学习的意义是什么,我为什么要学习,难道只是为了达到他人的认可,只是为了能上老师所说的好大学,那得到了认可后呢?上了大学后呢?
我不禁陷入沉思,我知道,一个十几年都未曾想过的问题,又怎能在这短短的几天想明白。这段时间,我是迷茫的,我是焦虑的,当我迫近真相时,我感受到的,不是畅快与释然,更多的是痛苦与无奈。
直到,当我主动将自己的学习见解传授给同学时,当我在班级里发表自己真实想法的演讲时,当我向老师写信提出诚挚建议时,当我在毕业时想每位老师送出独特礼物时。我突然发现,我有了一种感觉,它不像是单纯的快乐,更多的是一种安心,用今天我学到的术语,应该就是一种“共同体感觉”吧。那时的我,虽然还未接触这个概念,但也隐约地感觉到“既能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又能帮助到他人,即自由地而不是自我牺牲式地为集体做贡献”或许是我的人生追求,也或许是我学习的意义吧。
在找到自己的学习动机后,我给自己设定了一个大学目标,便开始拼命地学习。每天凌晨4点起床,夜以继日地学。但很快,我感受到一股巨大的压力。看着自己不上不下的成绩,我心急如焚,甚至萌生出不想上学,在家自学的念头。
我犹记得那天下午,我抽出课间时间给家里人写信,向家里人表面我想回家自习的态度,在下午送饭时将信递给了她们。可晚上回家后,看到她们的脸色,我就知道事情不太对劲。她们对这事儿当然是反对的,但我却很理智的跟她们分析了利弊,而且相信自己可以学得更好,可怎想到,自以为理智的我,在那天晚上,却哭了。那是一种对现实无能为力的无奈,是一种对理想的过分执著却又遥不可及的无力。而当家人抱着我,说着“我们不希望你以后干出多大的事,只希望你能快乐地活着”时,也许是哭这种行为本身就有释放情绪的原因,也许是家人的话触动了我,也许是我突然想到“自我接纳”概念。在那之后,我想明白了,我不跟别人比,同时接纳自己的无力;我不追求完美,同时握着成为理想自己的勇气。
后来,我学会了接纳自己,不给自己太多枷锁,不给自己太多要求。晚上10.30睡,早上6.30起,在之后的半年里,一直如此。我开始接纳自己心中的一切想法,想看喜欢的书,就看;想弹吉他了,就弹;想玩游戏了,就玩;想学习了,就学。我开始挑战自己不敢做的事,想跟老师提建议了,就提;想主动给同学传达自己的思考了,就讲;想自己在校自习了,就说。
所幸,虽然我所在的高中只是一所普普通通,没有太大名气的高中,但我遇到的高中老师都是善解人意,愿意站在我立场上考虑的可爱的人。我还记得在我向物理老师写信建议时,他不仅立刻采纳,还反过来感谢我;还记得在我向领导提出在校自习时,校长竟然主动把办公室让给我;还记得在我主动向同学们讲课时,他们不仅不反感,甚至愿意花放学后的时间听我唠嗑。原来,这就是生活,既能表达自己的感受,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同时也能获得他人的鼓励,也能为集体做出贡献,也能找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真好。
再后来,高考成绩出来,虽然不够理想大学,但我接纳了这份不完美,于是,选了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
记得刚入大学时,我是满怀期待的,因为在我的想象中,大学是自由的代名词,是一个能够充分认识自我,提升自我,活出自我,进而认识他人,认识世界的平台。但是,大学的真相确是那么真实,真实到我不忍直视。
图书馆并不是读书的地方,而是一个用于刷题的自习室;公共课程并没有那么引人入胜,许多知识也与时代脱节;管理制度并没有那么宽松,空闲时间也给你安排得明明白白;人际关系并没有轰轰烈烈,大家似乎都有着自己的圈子;参加活动大多并非真实,不过为了刷够毕业学分;好好学习并非真心喜欢,不过为了保研考研。在我现有的,微不足道的视角下,大多数的我们似乎并不太喜欢学习,生活本身,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只是要么按照学校所发布的《论优秀学生是怎样炼成的》努力成为优秀学生,担任各种职务,参加各种比赛,努力刷分为自己的简历画龙点睛,本质上也只是为了得到认可或是一种对未来的焦虑而进行的努力;要么成为学校眼中的“坏学生”,不好好上课,整日沉迷游戏,不务正业,迟到早退,能怼则怼,能摆则摆,本质上是对未来迷茫的逃避,是对无法改变现状的习得性无助。
而网上关于“空心病”的概念似乎某种程度上概括了我的观察。包括我自己在内,似乎也得了空心病。当然,我也想找到一个答案,想知道自己这一生的追求,这一生真正想要的。可当我开始追求自己的兴趣,做自己喜欢的事时,现实总会给我出种种难题。面对不得不参加的考试,面对不得不参加的活动,面对不得不照做的形式,我也是敢怒不敢言,不得不妥协。旷课,考前突击成了我的常规操作。但这并不能让我感到轻松愉快,因为一想到我在走一条和别人不一样的路,大家都在做的事我却没做,大家都不反感的事我却反感时,我感到很孤独,很害怕,缺少安全感,缺少归属感。一方面,我自己走的路是否正确;另一方面,大家所做的事情真的有我想得那么不堪吗?
好了,以上便是我的大致成长历程。到了今天再去思考这个问题,我想我大概也有了答案。或许,有时功利与非功利之间的界限没有那么明显,一个人在图书馆刷题,也许并不是对未来的焦虑,而只是单纯喜欢知识间的碰撞,或许,我反感的并不是这些形式本身,而是那些为了变得优秀而偏执的人。或许,我应该减少一点对现状的排斥,换一种解释方式,向其赋予另一种意义似乎也是一种不错的解法。
的确,按照别人的期待生活会比较轻松,因为那是把自己的人生托付给了别人,比如走在父母铺好的轨道上。尽管这里也会有各种不满,但只要还在轨道上走着就不会迷路。但是,如果自己决定自己的道路,那就有可能会迷路,甚至也会面临着“该如何生存”这样的难题。但我就是要面临真相,就是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没关系的,因为只要你没有主动伤害他人,你就有行动的自由不是么。我想成为尼采口中“知道了生活真相,却仍热爱生活”的人,我想trying loving 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