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4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原文解读:
孔子说:“如果说到圣和仁,那我怎么敢当!不过是朝着圣与仁的方向去努力做而不厌倦,教导别人不知疲倦,那是可以这样说的。”
公西华说:“这正是我们弟子学不到的。”
个人感悟:
孔子认为学习不知道满足是知,教诲别人而不知疲倦是仁,两者结合起来才是最高的境界。
在前面已经谈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本章又说到“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可见其思想确实是连续贯通的。
孔子是个谦虚的人,说起圣与仁,自己还愧不敢当,但朝这个方向努力,自己也会不厌其烦地去做,而同时,自己也会不感疲倦地去教诲别人。
由此,不难得出这样一个感受,自己获得的,是从他人和外部汲取的,而自己体会和提炼后,形成的智慧与价值,也同样要交给他人和这个世界,也许这才是“知行合一”的最佳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