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郡主的满月酒上,凌夫人和卫王妃就像是多年未见的闺蜜。在这次酒席之后,卫王妃多次邀请凌夫人来府中小聚。她们多次聊起了自己的孩子,这两个出生的景象多么相似,身上也有着一样的香气。那香气环绕全身,沁人心脾。钦天监监正袁淳看着王府上的两团祥云慢慢地融为一体,便又推算了一卦。卦象显示,将来两位女主也许会共同执政。于是,他打算将这个卦象报告皇上。不过,钦天监所编历法出现错漏。皇帝命袁淳立即更正,并对其大加斥责,根本听不去他的卦语。
袁淳垂头丧气地回到了钦天监,熬夜修订那部历法。可他翻来翻去,也没有发现哪有问题。就在他想不明白的时候,皇帝进来了。袁淳连忙叩拜,皇帝便让其不必多礼。皇帝问袁淳:“历法的错漏找出来了吗?”袁淳连忙回奏道:“臣才疏学浅,未曾发现。”皇帝笑着说:“其实就根本没什么错漏,朕只是想让你留下。”紧接着,又问道他所说的那个卦象。袁淳便把整个卦象向皇上解释了一遍,说出了双女临朝的预言。皇帝听完后,让袁淳不要告诉任何人。说完,皇帝就走了。雨停了一个月,晚上的月色也是那么地明亮。
月光照在河东巡抚府衙,凌巡抚是辗转反侧。入冬了,今年的赋税徭役、明年的春耕秋收、边境的冲突摩擦都是过年以前的重中之重。要解决这些问题,都需要足够的粮饷,可河东的亏空巨大,户部也没有答应拨款,真不知今年该如何度过。看来,他要去河东全境巡察一番。第二天一早,他就制定了计划,要从北向南巡视一遍。
雁门关一带是中原与草原对峙的前线,也是两国边境贸易的集市。但自从两年前两国在玉门关发生军事冲突后,所有榷场都被关停。凌青巡视到此,看到的都是一片萧条的景象。突然之间,一个人骑着一匹马从边境过来。手下人禀报:“大人,那个人骑得是三河马,是产于草原的马。”凌青立马让人把他扣下来,询问这匹马从哪来的。原来,在榷场关闭后,许多商人面临着破产的危险。在关闭榷场一年后,有的商人去越过边境和另一边的商人取得了联系。于是,两国一些胆大的商人就在边境线的皇帝中设立了一个市场,并在此进行贸易。现在这个地方已经聚集了大量的商人。而在此时,阴山下的集市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阴山下的集市开张了,一个牧民从家里带来了羊肉、调料、铁锅和烤架,来到了这个集市。因为每天这里都有很多人在这里交易,他就在这里支了一个摊子,给过往的商人做饭。生意好的时候,每天都能挣个几两银子。可是这一天,商人们刚刚开始交易,边境巡逻的骑兵就冲了进来。架子就撞翻了,锅也被踢倒了。刚做好的奶茶被打翻,烫了他的脚。所有的商人都丢下了银子和货物,连忙逃命去了。到了最后,商人也没抓住几个,骑兵队长只能带着这个牧民和丢在地上的货物银两回去交差。此时,敌国在阴山驻守的是豹师主将伊桑阿。这是一员猛将,在十年前的战事中,率领三个豹师一日内攻克了雁门关,一个月围住了大同,甚至差一点就逼近了太原。虽然他是因两国战事来到阴山,但雁门一带一直没有战事,让他也在思考是否应对两国关系进行调整。那个牧民和几个商人被带过来后,伊桑阿亲自审讯了他,从他嘴里知道了阴山市集的全部情况。到了晚上,伊桑阿对阴山市集的事反复思考。最终,他决定给河东巡抚发一份照会。
此时,凌巡抚正在视察大同这个要塞。打开照会,他大吃一惊。原来,伊桑阿在得知阴山市集的事情后,认真分析了这两年的两国关系,才发来了这份照会。照会内容如下:
北朝阴山总管伊桑阿致书南朝河东巡抚凌大人阁下:两国边事多起,灾害频发。贵国突遭大旱,我国又逢雪灾,万民罹难,何其哀哉!今有两国商旅,枉顾禁令,于阴山私设市集,虽其行可恶,但其情可悯。圣人有云,万民为重。特请大人上奏贵国皇帝,息兵止战,重开两国榷市,以利生民。伊桑阿再拜。
回到太原之后,凌青让人调来了以往榷场的关税资料。一个榷场每年可收的关税高达三十万两,河东境内三个榷场就可获得至少九十万两银子的关税。如果今年能重开榷场,就能填补河东道的亏空。于是,他连夜写奏折上奏皇帝。
奏折被送入宫中时,京城的雪景正是最美的时候。此时,西山的梅花正盛。卫王妃和凌夫人在西山的亭子里对坐,温着酒、赏着景,好不快活。美丽的雪景和灿烂的梅花映照着两人姣好的脸庞,这景象就像画一样。在亭子里,二人并没有谈什么景色,却聊起了国家大事。卫王妃说:“现在北境之事尚未解决,而国中又多发灾异,战事不息将于国不利。”凌夫人说:“最近北国使臣来京,也许会有修兵之意。”正在这时,一个草原打扮的男子正在一步一步地走向这个亭子。
这是此次来京的使臣,是草原大汗的外甥。这个男人英俊潇洒,口才了得。虽然只有三十岁,却已为自己的舅舅游说了漠北各大敌对部落,使其归降。南线战事焦灼,草原又遭雪灾,舅舅可汗便派其前来议和。几天前,他又收到了王庭转来的伊桑阿的奏章,议和需加快进程,并让南朝多开榷场。但南朝大臣中主战力量仍占据上风,如何能说服这个朝廷,真是让人头疼。于是,他来到西山散散心。见到卫王妃后,他按照草原的礼节向其行礼。卫王妃便为其安排了座位,与其一同赏雪。可就是这次会面,影响了以后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