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由心生并不是说一个人的面相由他的心态决定,而是——请听我慢慢道来:
庞众望以744高分考入清华,然而去他家采访的记者震惊——原来学霸竟然生活在这样一个家庭(具体百度,我就不展开了……)
而庞众望本人却说:“我没有觉得我的家庭有哪一点拿不出去的,有哪一点不值得讨论的,因为我妈妈那么好,我姥姥姥爷也那么好,我的每一个亲人都那么好,我的家庭是有哪里拿不出去讨论的呢?”
这些话是他妈妈教的吗?是他妈妈天天跟孩子灌输:”咱们家这么不容易, 你得给我们撑门面。“吗?Definitely not !天天听这种话的孩子会窒息。
或者他的家人一再和他强调:“我们家没什么不正常,没什么不正常呀。” sounds ridiculous. 这不分明是此处无银三百两,结果孩子满脑子回响的都是“不正常”。
还是他的家人用心给他分析:“苦难是一笔财富哇,只有努力克服,迎难而上,你才能成长……” Probably no! 反正这些鸡汤话,听一遍和听一百遍都一样,多了还想吐。
事实很可能是:他们全家只是自然而然的凭借人的生命力本身,凭借着自发的人性在生活,没有过度思考,没有过度诠释,没有信息荼毒,和那些穷极成功学教育学心理学,深挖逆商钝感力自律性的人相比,无概念的大脑反而成就了最最正常的心态和人生。
“苦难”的生活,这里的形容词“苦难”,不是事实(事实是没有性质的存在,性质,是人为了分类,交流方便,用语言挂的标签而已。),只是人心中的“相”而已,哪怕百分之九十九的人将某种状态定义为“苦难”,也只能说明这是大部分人心中的“相”,并不是无性质的事实本身。普通人可能会挣扎许久,才能脱离“相”带给自己的干扰,回归无性质的事实本身。而庞众望的家人也许慧根深厚,一开始就觉知了。他们并非换一个言语,变“相”去诠释事实(比如这一堆一块不是苦难,而是财富),而是完全摒弃了稳定的“相”(佛家曰——不着相),凭本心直接和事实交流,避开了所有语言上文过饰非的东西(那灌输的,强调的,分析的一切), 端端正正不偏不倚的过,他们成功了,仿佛庖丁解牛——不着相的路虽窄,行之却游刃有余,无比轻松~
心理学的所谓的对事件意义的积极诠释,我丝毫不否认它的作用(虽然还是着相了)。但老庄和佛学,确是更进一阶的出路(尤其对与我这样的中老年人哈哈)。一切皆空——“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相由心生的心,乃是一颗挂碍心,挂碍言语的心(概念,定义,评价,反馈……)。心直接与天地融,自无怪相产生,人反而得以聚焦本能潜能,被自行赋能。庞众望,就是个很好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