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弹力”是由美国心理学家Anthony提出,他的意思是指:“我们从灾难和挫折中复原的能力。”也就是说心理弹性是指个体能够适应有压力的环境,产生积极情绪以及从消极情绪中快速恢复的能力。
他有着天生的物质差异,也受着后天环境教育与训练的影响。心理弹力与适应性成正比,弹性越大说明适应能力越强。
如果一个人心理弹性差的话,常常会因为一些小事而生气,因为一些小麻烦而天天抱怨,因为一些失败而很久都无法正,重振精神。
今天我问在韩国隔离的大刘:“目前韩国这种情况你是什么心情,有没有害怕。生活会不会比以前有变化”
他的回答是。“这有什么好害怕,该防护的还是要做好防护,尽量不外出。”
我该说你是心粗呢?还是心理弹性大呢?
行为心理学家伯娜诺教授认为:“当变故发生时,比如天灾。恐怖事件,流行病爆发,亲人去世,大部分最初会体验到一种深刻的震惊或和迷惑,他们会暂时的出现创伤的反应,比如睡眠困难噩梦,寓意记忆闪回的,但一个月之后幸存者的创伤反应会慢慢减少,到6个月之后,除了极少数能被负面情绪严重困扰的人之外,大部分人都能恢复到正常的心身状态”。这就说明一般人都会有一个固有的心理弹性,这种心理弹性可以帮助人们在遇到变故或意境时,能迅速恢复保障,正常的生活。
2020年初的新冠性肺病,给我们国家和很多人民带来了重大的伤害和损失。有一些市民因为这次疫情的影响,心理上出现了一些问题,如果是心理弹性强的,那么他们就会通过一定的时间自行调理,自己的情绪就会恢复正常,但是有的人心理弹性差的,就要借助于心理咨询师来协助调理。
几天前我前曾接待过一位来访者。因为自己体温有点偏高,自行去医院医治,但是医院给出的结论是一切正常。但是他自己却一直焦虑,紧张,害怕自己得重病。
《另—种选择》的作者谢丽尔..桑德伯格提到过心理弹性的重要性。她曾讲述在丈夫突然去世之后,自己如何逐渐从巨大的悲伤和打击中恢复,继续他的事业的过程,桑德伯格和他过去的丈夫曾经是非常恩爱的夫妻,对于他来说丈夫是非常重要的伙伴和伴侣,彼此支持着对方,他们的眼中都是不可以分离的。丈夫病逝的时候,他很自责,觉得是因为自己的过失才让丈夫离去。一直出于悲痛之中。后来通过自己的调理给自己找到了出路,改变了自己不合理的认知。这也就是她通过自己的改变。
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的心理学教授乔冶伯纳诺说过,真正心理弹性最强的是那种懂得何时应该表达和倾诉,何时应该保持沉默与忍耐的人,也就是说我们要有良好的人际支持,也需要我们自己不断自我修炼,提升自己的心理弹性。
一个人的心理弹性水平以一个人的情绪压力管理水平高度是相关的,所以我们要学会提升自身管理情绪压力的水平来保持自己良好的心理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