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练四步技巧
人本教练模式,将教练过程归纳成四步教练技巧:厘清目标,反映真相,心态迁善,行动计划。这4个步骤形成一个有效的闭环。
第一节理清目标。在中国有个知名的成语,南辕北辙,出自《战国策》,比喻行动的方向与目标相反,结果离目标越来越远。告诉我们目标不清楚,方向不明确,做事只会事半功倍,甚至南辕北辙。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有句名言做正确的事远比正确的做事更重要也是提示了目标的目标和方向的重要性。目标是教练存在的基础。理清目标也是教练的起点。理清目标有两层意思,第一,教练本身要清晰,教练的目标,是以帮助被教练者理清目标和达成,时刻以对方的目标为核心。教练是帮助别人看到自己真正的追求,最终让对方自己做决定。
第二,没有人比自己更清楚自己想要什么。领导有技术型领导和教练型领导。技术型领导喜欢给方法,作为他的员工,要做的就是执行。教练型领导者,不给员工做决定,而是相信他们的能力,由他们自己做决定,目标的确立是以领导者与成员参与讨论的方式订立出来的,每个人都是自愿而负责的心态。
理清目标很关键的一点是,只有目标是我的时,人们才会珍惜和为之努力,才会全力以赴。理清目标,也就是把注意力放在最有价值的东西上面。
第二节反映真相。唐太宗曾经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教练就是对方的一面镜子,把对方的行为和心态真实的反映出来。教练过程的第二步便是反映真相。第一是反映出我认为的,与别人认为的之间的差距。其实人都是自以为是的。人们对自己的看法和别人对自己的看法经常有很大的差距。第二是反映出“使用的理论”和拥护的理论之间的不同。使用的理论是人们行动所遵循的理论,而拥护的理论通常是以信仰和价值观的形式,陈述出来。使用的理论只能从观察人们的行动,也就是人们的实际行为中推导出来。教练要将对方说的和做的之间的差距反映出来,帮助对方明白他的行为并不是朝着他想要的方向在发展。第三是反映出表象与事实的差距。很多时候人们看不清自己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存在盲点,没有内省自己的习惯;一个是恐惧,不敢相信原来自己的真实状态,不是自己所认为的,不愿意承认真实的自己,也有自己不喜欢的一面。镜子只会告诉人们的形象是什么样,而不会告诉人们究竟该保持什么样的形象,应该穿什么衣服。镜子只是客观的反映出真相,而不会有自己的判断。教练的所有焦点都应该放在对方,自己是中立和客观的,与被教练者之间建立起平等,互相信赖和真诚的沟通关系,这样才能反映出真相。教练的作用就是让被教练者自知。
第三节是心态迁善。出自“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迁善不是改正,迁善是心态上的迁善,牵涉信念和心态。信念决定态度,态度决定行为,行为决定成果。教练从改变信念入手,帮助对方从另外的角度看问题。要注意两个方面,一个是拓展信念,放下固有的信念,扩大信念的范围,减少盲点,从而产生新的可能性。另一个是以目标为主,选择有利于实现目标的心态,以此心态来行动,保持心态和目标的一致性,使行动更为主动和有效。
第四节是行动计划。一份有效的计划包括目标,行动,成果三个最基本的因素。教练协助被教练者制定行动计划,要将焦点放在对方的身上。以下五点是教练特别要留意的。第一被教练者是选择自己的生命,而不是为他人而活。被教练者是向他自己承诺。第二是愿意开发可能性。教练者要帮助对方进行调试,从启发新的可能性的角度出发,积极面对压力和挑战,找到最佳的解决办法。第三是由自然开始。要结合自身目前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性的目标。只要经历了长期坚持,成功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渐进过程。第四是迫切性。从被教练者的行动计划当中留意是否体现出他对成果追求的迫切性。第五是负责任。被教练者必须诚实,他的行动计划从目标,行动到结果都是真正可信的。被教练者的行动是去创造,而不是去牺牲。从理清目标反映真相,心态迁善到行动计划,完成了一个教练过程,然后再进入理清目标,也是开始检视成果,洞察行动的方向和目标之间的偏差,开始新一轮的教练过程。